医学科普
发表者:李优娟 人已读
东东今年8岁了,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调皮捣蛋在学校可是出了名。他经常不遵守课堂秩序,上课时很难安安静静坐着,喜欢玩弄手指和学习用品,还经常随意离座走动。在学习时东东很难长久地集中注意力,总是虎头蛇尾,写作业经常是写一会儿玩一会儿,字迹歪七扭八,经常抄错题,自己的学习用品也经常丢失,学习成绩在班里倒数。而在与同学相处中,东东经常与同学打架,总是难以控制地乱发脾气。 每次东东犯错误后,总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或者是向被打的同学道歉。可是每次批评过后,他仍然故伎重演。 东东的爸爸妈妈为此感到很是头疼,于是他们带着东东来到了儿童保健科,就医后东东被诊断为多动症。
那什么是多动症呢?它是怎么得的呢?又有什么表现和特点?家长该如何早期判断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呢?今天王瑜医生就和大家聊一聊多动症的那些事。
什么是多动症呢?
多动症是儿童期最常见的一类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学名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主要表现为与同龄儿童相比,明显地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行为多动和冲动,难以控制,情绪易激惹。这些孩子智力大多正常或超常,但却常伴有学习困难、人际关系差、对立违抗和适应不良。其异乎寻常的行为可发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多种场合,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也给父母和老师带来麻烦和烦恼,甚至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一定危害。 多动症可发生在儿童,也可持续到成人,所以有儿童多动症和成人多动症之分。总之,多动症是一种危害极大,不治疗损害终身的慢性疾病。
多动症是怎么得的呢?
多动症的病因很复杂,迄今为止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遗传因素通过双生子和家系研究发现多动症是遗传度很高的疾病,多动症儿童父母一方往往也有多动症。
神经解剖和神经递质异常通过大脑的影像资料证实了多动症儿童与认知和注意力活动相关的脑区体积减小,血流减少。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这三种神经递质减少或功能失调。
神经发育障碍多动症儿童常有行为幼稚,精细运动笨拙,阅读书写困难,语言发育迟缓,约45-90%的多动症有脑电图异常。
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母亲怀孕期有感染,接触烟草、酒精、化学毒素,铅暴露,异常分娩(难产、早产、剖腹产),出生体重过低,患脑瘫、脑炎、癫痫、脑外伤,不良环境家庭如父母离异或家庭气氛紧张,经济地位低下,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居住环境过分拥挤,不良教养方式也是诱发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有哪些主要表现呢?
很多家长关心多动症究竟有哪些异常表现,简单说来以下有三方面,即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
1
注意力缺陷
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若孩子在学校上课专心,回家坐不住,爱分心,家长就不用太担心,而如果孩子常常上课不专心,东张西望,易发呆,做事有始无终,虎头蛇尾,做作业不能全神贯注,拖拉马虎,边做边玩,总是需要人盯人管,常常半小时作业要做1-2小时,学习成绩不稳定,就要引起家长重视,及早就诊。
2
活动过度
过度活动不能自控,包括大动作多,小动作多,话多且不分场合,不能控制,影响孩子生活学习和交往,是同学和老师眼里的麻烦孩子。上学后往往坐不住,屁股上像长了“钉子”,严重的钻桌下位,大声说话,影响课堂纪律,打扰别人,该做的事做不好,不该做的事总做,常被老师单独排座。家长天天胆战心惊,怕孩子惹事,怕老师告状。
3
容易冲动
鲁莽冲动,干事不考虑后果,易犯错。常行动快于思维。常抢答,不能等待,爱插嘴或干扰别人。情绪控制能力差,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闹矛盾,乱发脾气,扔东西,打人,情绪爆发时不能控制,易发生意外伤害。这类孩子往往最难管教,易做违纪违法事情,如逃学旷课,打架斗殴,吸烟酗酒,偷窃抢劫,交通违章等,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
4
其他
多伴有学习困难和一些不良行为,多动症孩子多数智力正常,少数超常。但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往往学习困难,低年级尚不明显,三年级以后多出现学习退步,上初中以后多成绩跟不上。造成厌学甚至辍学。有些孩子爱抠手,咬指甲,挤眉眨眼,口吃,爱说谎等。
多动症患儿在各年龄段表现有何特点?
多动症各年龄阶段表现各不相同,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并与同年龄孩子相比较,这样才能早期发现问题,及早进行干预。
新生儿期:多有易哭闹、易兴奋、难哄睡、夜哭、易惊醒、惊跳等。
婴儿期:约30%的多动症患儿出生后就显得多动,不安宁,会走即跑,易摔倒,容易发脾气,易激惹,常任性不听话,睡觉少,家长抱怨孩子难带养。
幼儿期:约半数以上多动症患儿在此阶段表现与其他小孩不同,表现的特别淘气好动,乱跑,一刻不停,易受伤害,不听家长的话,难管教,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安静片刻做好一件事情。由于多动不宁,家长很难安排好进食和睡眠活动。
学龄前期:可表现在幼儿园淘气好动,精力特别旺盛,老是管不住自己,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做事,不服管,做事不专心,不认真,好招惹小朋友,是老师眼里的麻烦孩子。
学龄期:症状较典型,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多动症会影响学习,上小学后要求孩子控制力提高了,需要能静坐,要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在学校里与同学友好相处,这对多动症的孩子是有困难的,也给老师教学带来困难,往往成为老师告状的对象。青春期:进入初中后,孩子的一些行为问题,如多动,冲动会有所好转,好像变得“听话”了,其实症状只是发生了一些变化,注意力不集中仍然突出,不能适应中学的学习任务,学习大多跟不上,情绪也更加不稳定,同学关系差,容易出现厌学及自卑,更易出现各种情绪障碍,焦虑、抑郁、强迫及双相障碍。
成年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很难完成学业,工作效率低,计划性差,职业和婚姻状况不稳定,情绪控制力差,人际交往差,更易参与赌博、酗酒,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
家长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多动症?
孩子得了多动症不能早期去医院进行诊治,病程多在3-4年才来就诊,影响了治疗效果,造成这样的结果与家长对多动症不了解、不认识、不重视有一定的关系。那么怎样去早期发现呢?这里告诉家长要观察的一些问题。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行为是否在幼儿园或小学出现?
这些行为是否比其他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发生地更频繁、更严重?
这些行为是否持续存在(至少6月以上)并难以控制和改变?
这些行为是否发生在多个场合而不只发生在一个地方?
这些行为是否明显导致孩子的学习和社会功能的损害?
如果以上五个问题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就要高度怀疑是否得了多动症,需要及早就诊。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