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吴锋清 三甲
吴锋清 副主任医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产科

出现早产情况怎么办?

801人已读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者,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

早产严重危害新生儿的生命安全,特别是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克、存在早期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等异常情况的早产儿。

01

想要避免发生早产,孕期你应该怎么做呢?

导致早产的高危因素

引起早产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临床发现导致早产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既往有早产史或大月份的流产史;

2、宫腔过度扩张:如双胞胎、三胞胎等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

3、子宫颈短或宫颈曾经有过手术治疗史(宫颈锥形或环形切除手术治疗史);

4、子宫存在先天性畸形(如子宫纵隔、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等);

5、宫腔发生感染,尤其是绒毛膜羊膜囊的感染、下生殖道感染及胎膜早破等;

6、孕妈合并有自身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前置胎盘出血、胎盘早剥等;

7、孕妈年龄≤17岁或>35岁也容易早产。

02

早产的预防措施

对上述人群来说孕期就要积极预防早产发生:

①调节好情绪和心态

孕妇心理压力越大,早产发生率越高,特别是紧张、焦虑和抑郁与自然早产关系密切。

②积极防治感染

生殖道感染是早产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妊娠中晚期,孕妇必须加强会阴部卫生保健,积极防治细菌性阴道炎,以防止绒毛膜羊膜炎及子宫内胎儿感染。

③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研究表明,妊娠期吸烟、喝酒、长期熬夜等不良行为习惯都可能造成早产,应该尽量避免。

④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检

从妊娠早期开始,定期做好产前检查,以便尽早发现问题,进行适当的处理。

早产治疗的几个关键点

已经出现早产症状的孕妈也不要过度惊慌,若胎膜完整,在情况允许时尽量保胎至34周,医务人员也会采取各项措施积极应对:

①适当休息

宫缩较频繁但宫颈无改变的,应减少活动和避免长时间站立;宫颈已有改变的先兆早产或早产临产者,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

②促胎肺成熟治疗

妊娠<35周、一周内有可能分娩的孕妇,应使用对症药物促进胎儿肺部成熟。

③抑制宫缩治疗

先兆早产患者通过适当控制宫缩能延长妊娠时间,即使已经达到早产临产阶段,也可能延长妊娠3~7日,为促胎肺成熟治疗赢得时间。

03

早产的分娩方式

早产的分娩方式应综合孕周、胎位、胎儿数及胎心监护等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04

合理选择分娩方式

小于孕24周因孕周过小胎儿发育极不成熟,不良围产儿结局往往不取决于分娩方式;

孕24周~孕31+6周,建议阴道分娩;一旦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等问题,推荐剖宫产;

超过孕32周且胎位较好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剖宫产指征,则建议阴道分娩;

臀位合并早产者应考虑剖宫产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吴锋清
吴锋清 副主任医师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