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目前研究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因主要是从“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入手。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确切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些因素与其发生有明显的统计学关系,但未必是因果关系,因而把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子。目前,公认的最重要的危险因子为高血脂、高血压、吸烟及糖尿病。次要的危险因子如肥胖、精神、社会、内分泌、遗传等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数个危险因子可综合起作用,经过长期深入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因素在患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1.年龄 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上绝大多数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平均年龄男的性患者为60岁,女性患者为65岁。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年龄的关系十分密切,老年人动脉发生退行性病变,内膜不断受到损害,内皮细胞屏障功能降低,抗凝物质减少,促凝物质增多,故容易发生动脉硬化闭塞症。
2.性别 在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统计国内文献资料男女比例为6:1~8:1;发病年龄女性比男性晚5~10年,这可能与雌激素保护血管的作用有关。动物实验证明,给家兔注射大量雌性激素,有降低血脂和抑制动脉硬化形成的作用。在临床上用己烯雌酚治疗动脉硬化也有同样效果。
3.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食物中过多的饱和脂肪有关,所以,膳食中动物脂肪多的国家和地区,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病率较高。外源性脂肪含量过多可使血中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这都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另外,脂质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黏液性水肿和遗传性脂蛋白代谢异常等,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都比较高,出现的年龄比较早,病变的程度也比较重。
4.吸烟 动脉粥样硬化与吸烟的关系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有吸烟史者达80%以上。吸烟可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血管收缩和动脉内皮损伤,再者,烟草和焦油中含有促凝血物质(芦丁蛋白),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另外,烟草中还含有较多的金属镉,随烟雾进入机体后可沉积在血管壁上促使动脉硬化形成。吸烟对脂质的正常代谢产生有害的影响,加速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进程。
5.高血压 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ASO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高压血流对动脉壁产生张力性机械损伤,内膜的生理屏障功能降低,动脉结构发生变化,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50%~70%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伴有高血压。
6.其他 维生素C缺乏、遗传、感染等因素均可以使血管内膜通透性增强,使血浆内的蛋白质、类脂质、钙质透过内膜,沉积在血管壁;微量元素的平衡失调对动脉硬化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锌、铬摄入量的减少锌、铜比例失调及镉、铅等摄入量增加都对血管壁产生不利影响,加速本病的发生。另外心理因素也是本病的发病原因之一。
—周围血管病基础与临床
本文是马思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