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坏死的临床特点
骨坏死的主要症状是疼痛,尽管许多患者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可能没有症状。在股骨头坏死中,疼痛主要位于髋关节,但可能辐射到腹股沟、大腿前部或膝部。疼痛的严重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坏死的面积大小以及疾病的发作是潜伏的还是突然的。当外伤导致血流突然严重中断时,以及当出现戈谢病、减压病或血红蛋白病时出现大面积梗死时,疼痛可能是强烈和突然的。在其他发病更隐蔽的情况下,疼痛可能会逐渐缓慢加重。骨坏死的疼痛通常随着关节的使用而增加,但是在一些晚期的病例中,疼痛可以在休息时持续。活动范围的限制是渐进的,而且其通常是晚期症状,除了由伴随的疼痛引起的活动受限。当一侧受到影响时,对侧髋关节发生骨坏死的风险为31%至55%。
除了股骨头,骨坏死还会影响其他部位,如肱骨头、股骨髁和胫骨近端、手腕和脚踝、椎体、颌骨。肱骨头骨坏死是第二常见的部位;疼痛通常出现在肩部,与活动范围缩小和减弱有关。踝关节疼痛是距骨非创伤性骨坏死的主要症状,在某些情况下,疼痛出现时,疾病已经发展到Ficat-ArletⅢ期。Kienbck病涉及月骨骨坏死。患者表现为关节放射性疼痛,以及活动受限。Kienbck病似乎与体力劳动有关。据报道,足球运动员会出现足骨坏死,同时其可能容易出现股骨头坏死。
Ficat-Arlet骨坏死分期方法分为4期:1期和2期是可逆的,而3期(软骨下塌陷)和4期(关节间隙变窄和软骨破坏)是不可逆的。Marcus分期系统分为6个期,前2期可逆,后面的4期不可逆。改良Steinberg分期系统是基于Marcus分期系统,也包括6期。根据股骨头受累的程度每期再进一步分为三个亚型:A型受累面积不超过25%;B型26%~50%,超过50%的股骨头受累称为C型。
本文是陈献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