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希诺 三甲
张希诺 副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抗骨质疏松药物

3569人已读

1.常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209069824_2_20201204112255384.jpg

温馨提示:


阿仑膦酸钠、骨化三醇、雷洛昔芬,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



2.补钙剂的区别

209069824_3_20201204112255525.jpg

1).碳酸钙


元素钙含量为40%,含钙量最高;与胃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可引起胃肠胀气;水溶性差,胃酸缺乏的患者需餐后立即服用。


2).枸橼酸钙


元素钙含量为21%,含钙量较低;不与胃酸反应;水溶性较好,适用于胃酸缺乏和有肾结石风险的患者。


温馨提示:

1.有肾结石病史者,禁用补钙剂。

2.补充钙剂需适量,超大剂量补充钙剂可能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09069824_4_20201204112255696.jpg

3.骨化三醇与阿法骨化醇的区别

209069824_5_20201204112255791.jpg

1.肾功能障碍患者,可选用骨化三醇和阿法骨化醇。


2.肝功能障碍患者,宜选用骨化三醇,不宜选用阿法骨化醇。


温馨提示:

1.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均可引起高钙血症。

2.骨化三醇:每日钙总摄入量不应超过1000mg(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膳食约摄入元素钙400mg,每100ml牛奶中约含有100mg钙)。


4.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区别


双膦酸盐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不同的双膦酸盐,抑制骨吸收的效力差别很大。


1.第一代:常用药物氯膦酸二钠、依替膦酸二钠。作用强度很低,有时还会导致骨质去矿物质化。


2.第二代:常用药物阿仑膦酸钠、帕米磷酸二钠、伊班膦酸。作用强度是第一代的10~100倍。


3.第三代:常用药物利塞膦酸钠、唑来膦酸。作用强度是第一代的10000倍。


温馨提示:


1.双膦酸盐类药物可引起严重的低血钙症。因此,通常需与补钙剂、维生素D合用。

2.双膦酸盐类药物,特别是注射剂,可引起下颌骨坏死。患有严重口腔疾病或需要接受牙科手术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本类药物。

3.食物可显著影响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吸收,必须在每天第一次进食、喝饮料或应用其它药物治疗之前至少30分钟,用白水送服。

4.双膦酸盐可刺激食道,在服药后至少30分钟之内和当天第一次进食前,患者应避免躺卧。


5.雷洛昔芬与雌二醇的区别


雷洛昔芬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不是雌激素。

1.相同点

雷洛昔芬与骨骼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类雌激素的作用,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的风险。


2.不同点

雷洛昔芬与乳腺和子宫受体结合,发挥拮抗雌激素的作用,不会引起乳房肿胀、乳腺疼痛、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增生。


温馨提示:

雷洛昔芬有轻度增加静脉栓塞的危险性,有静脉栓塞病史及有血栓倾向者,如长期卧床和久坐者禁用雷洛昔芬。


6.降钙素制剂之间的区别

降钙素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减少骨吸收。

降钙素有两种:鲑鱼降钙素、依降钙素。依降钙素为人工合成的鳗鱼降钙素衍生物。降钙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可缓解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引起的骨痛,


1.给药途径

依降钙素注射液,仅通过肌肉注射给药;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可通过皮下、肌肉、静脉给药。

2.皮试

鲑鱼降钙素,无论是注射剂,还是鼻喷雾剂,通常都要求做皮试。

温馨提示:

1.降钙素可降低血钙水平,须与补钙剂、维生素D联用。

2.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能降低非椎体和髋部骨折的风险,而且由于恶性肿瘤和使用鲑鱼降钙素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因此使用时间不超过3个月。


7.甲状旁腺素与特立帕肽的区别


持续的给予甲状旁腺激素(PTH)可导致骨质减少。但是,间断性的给予PTH却能促进骨骼生长。


1.作用机制


甲状旁腺激素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刺激骨骼形成,间接增加肠道钙的吸收,增加肾小管钙的重吸收和增强磷酸盐在肾脏的排泄。


特立帕肽是人甲状旁腺素的活性片段,皮下给药的半衰期约为1小时,是促骨形成的代表性药物。


2.注意事项


特立帕肽可使大鼠骨肉瘤发病率增加。因此,国内仅批准用于有骨折高发风险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而且患者终身仅可接受一次为期24个月的治疗。


温馨提示:


1.特立帕肽可出现血钙浓度一过性轻微升高。因此,使用地高辛的患者应慎用特立帕肽。


2.如果膳食不能满足需要,患者应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


张希诺
张希诺 副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