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泌尿系感染?如何判断自己是哪种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分类)?
什么是泌尿系感染?如何判断自己是哪种尿路感染(尿路感染的分类)?
泌尿系统感染又称尿路感染(UTI),是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部位感染的总称。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全球每年有 1.3亿~1.75 亿人患此病,目前已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大感染性疾病。而女性一生60%的可能性会患尿路感染,在我国尿路感染占院内感染的 9.39%~ 50%.7,尿路感染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
一、什么是尿路感染?
1.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袭泌尿系统所致的感染性化脓性炎症,通常伴随有细菌尿和脓尿。
2.细菌尿:正常尿液是无菌的,如尿中有细菌出现,称为细菌尿。细菌尿可以是有症状的,也可以是无症状的。
3.脓尿:尿中存在白细胞(WBC),通常表示感染和尿路上皮对细菌入侵的炎症应答。炎症时发生变异或已残缺的白细胞,其外形变得不规则,结构不清,故称为脓细胞,所以白细胞和脓细胞在尿中出现其临床意义相同。
二、分类
1.尿路感染按感染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上尿路和下尿路以膀胱为分界线,膀胱以上的泌尿系统的器官称之为上尿路,它包括双侧肾脏和输尿管;膀胱以下的尿路称之为下尿路,包括膀胱、前列腺和尿道。上尿路感染主要包括急、慢性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包括尿道炎和膀胱炎。

依据两次感染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孤立或散发感染和反复发作性感染。
反复发作尿路感染指在1年内发作至少3次以上,或6个月至少2次以上的经尿液细菌培养证实存在的单纯性或复杂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尿路感染可以进一步分为再感染和细菌持续存在∶再感染指外界细菌再次侵入泌尿系统引起的新的感染;细菌持续存在指复发性感染,由存在于泌尿系统中的同一细菌再次发作产生。
3.根据感染发作时的尿路状态又可分为非复杂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及尿脓毒血症。
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急性的,偶发的或者复发的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不伴有泌尿系统解剖或者功能上的异常及其他合并症。
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尿路感染同时伴有增加获得感染或者治疗失败风险的合并因素,如:泌尿生殖道的结构或功能异常,或其他潜在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尿路感染反复持续发作的而加重对肾功能的损害。
尿脓毒血症:即由尿路感染引起的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入侵尿路后,又由尿路侵入血液,大量繁殖,通过血液扩散至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的状况,是病情严重的全身化脓性感染和严重炎症性疾病。
本文是庞然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