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贺秋明 三甲
贺秋明 主治医师
江西省肿瘤医院 泌尿外科

切了膀胱以后,患者该怎么排尿?

1438人已读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由于膀胱癌血尿症状出现早,70-80%的膀胱癌患者可早期发现,因此膀胱癌总体生存期长,早期膀胱癌仅需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辅以膀胱灌注治疗而控制膀胱癌。当膀胱癌侵犯肌层、反复复发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或者合并原位癌、鳞癌以及腺癌的膀胱癌患者只要能接受并耐受手术时就需要接受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手术。而膀胱切除以后怎么排尿是所有患者及家属关心的问题。这就是今天要和大家讲解的尿路改道术。江西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贺秋明

什么是尿流改道术?尿流改道就是患者因尿路系统疾病而接受永久或者暂时的改变排尿通道的手术。首先我们先从下图了解下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代谢的产物及多余的水分流经肾脏,经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重吸收后产生尿液,再经肾盂输尿管至膀胱,经尿道排出体外。膀胱就相当是储尿囊,当膀胱切除以后就需要经其他途径来排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前辈自1852年就开始探索,历经100多年总结形成主要的改道方式有输尿管皮肤造口、回肠导管术(Brick术)、原位新膀胱术、尿粪合流 以及经皮可控等尿流改道方式。目前应用相对较广的主要是输尿管皮肤造口、回肠导管术(Brick术)、原位新膀胱术。现在就这三者改道方式简单介绍。

输尿管皮肤造口:这是最简单且围手术期风险最低的改道方式,适用于①预期寿命短②肠道疾病无法利用肠道行改道患者③一般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缺点是患者可能需要佩戴1-2个尿路造口,且大部分需要定期更换支架,逆行感染风险高。

回肠导管术(Brick术):适用于肠道功能正常,体能状态好的所有尿流改道患者,非可控尿流改道方式的首选(见下图)。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尿流改道方式。此手术患者护理更为方便,无需定期更换输尿管支架,且造口狭窄、逆行感染风险更低。

原位新膀胱术:目前主流的原位新膀胱术为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其次是乙状结肠新膀胱术。该手术适用于:①三角区及膀胱颈部无肿瘤浸润,尿道完整无损和外括约肌功能良好②一般状态好,预期寿命长③肠道无病患者。术后患者无需佩戴尿袋,能更好的回归社会,生活质量高(见下图)。但该手术历时长,围手术期并发症高,且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远期并发症。

我想几乎所有的患者如果能选择的话,都会希望能够接受原位新膀胱术。那原位新膀胱术是最佳的尿流改道选择吗?其实多项研究证实回肠导管术术后生活质量不劣于原位新膀胱术。因为原位新膀胱术后恢复时间长,漏尿、尿失禁、尿潴留、肠梗阻、电解质紊乱、新膀胱结石的风险高,任何并发症的发生都会严重损害患者生活质量,甚至患者生命。因此建议患者应该听从医生建议,慎重选择改道方式。


贺秋明
贺秋明 主治医师
江西省肿瘤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