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迎超
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肿瘤中心
放射性皮炎的处理
1361人已读
放射性皮炎的处理
放射性皮炎是肿瘤病人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常见的副反应之一,在接受放疗过程的中、后期,大部分病人照射野皮肤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红斑、色素沉着、瘙痒、脱屑、糜烂、溃疡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做好皮肤的护理尤为重要。
1、 照射野皮肤勿使用含碱性的溶液清洗,用温水即可,禁止贴胶布、剃(刮)毛。
2、 避免粗糙、过于紧身的衣物摩擦,应穿着质地较软的衣物。
3、 避免接受接触刺激性物品,尤其是含有金属的药物。
4、 治疗过程需保持照射野皮肤的干燥、清洁,禁用冷、热敷,且需保持放射野标志清晰。(放疗期间可使用比亚芬保护局部皮肤)
5、 出现皮肤潮红、瘙痒时不可抓骚和私自涂抹药物,及时咨询医护人员。
6、 不可自行撕脱皮肤的脱屑、脱皮、痂皮处,以免导致皮肤撕裂引起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部分外用药物(如金因肽或伯格曼)喷涂,以促进皮肤生长。
7、 如出现皮肤糜烂、溃疡时需暂停放疗,进行抗炎、局部使用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待皮肤好转后再考虑是否继续行放疗。
8、 患者应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增加营养以促进皮肤粘膜的修复。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