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戏成瘾:治疗与预防
行为失控是游戏成瘾最基本的特征。游戏障碍患病率平均约为 5%,且保持相对稳定。游戏障碍者以男性、儿童青少年人群为主。2019 年5 月 25 日,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以下简称ICD-11)。其中,将“游戏障碍(gaming disorder)”作为新增疾病,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随后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组织专家对游戏障碍的定义、临床特征、评估、诊断、治疗、康复等进行系统梳理,形成《游戏障碍防治的专家共识(2019 版)》。游戏成瘾再次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聚焦】游戏成瘾:善达专家观点
二、【聚焦】游戏成瘾:美国专家观点
三、【聚焦】游戏成瘾:WHO专家观点
四、【聚焦】游戏成瘾:ICD-11与DSM-5诊断差异
五、【聚焦】游戏成瘾:游戏障碍 ≠ 玩游戏
六、【聚焦】游戏成瘾:成瘾机制
七、【聚焦】游戏成瘾:游戏成瘾为什么是精神疾病?
八、【聚焦】游戏成瘾:游戏是"精神鸦片"还是"第九艺术"?
九、【聚焦】游戏成瘾:孩子游戏成瘾和父母的教育有关
十、【聚焦】游戏成瘾:治疗与预防
十一、【聚焦】游戏成瘾:当孩子游戏成瘾,家长该怎么办?
十、【聚焦】游戏成瘾:治疗与预防
(一)、综合干预措施
目前尚缺乏游戏障碍的相关治疗与防治指南,一级精神科主任医师师建国认为成瘾行为的控制,要从社会、心理、药物等诸多方面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1.治疗
治疗,包括脱瘾和康复。
脱瘾指用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的方式使电子游戏成瘾者逐渐停止玩电子游戏,常用的方法有厌恶疗法、脱敏疗法等心理治疗的方法和配合少量使用抗焦虑药物或抗抑郁药物等。
康复指经过脱瘾治疗后预防重复成瘾摆脱心理依赖的过程,主要在社区开展控制电子游戏成瘾的工作,具体的措施有:及时获得家庭、社会的支持和帮助,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培养对社会、家庭的责任心,逐步建立信任的、和谐的、支持性的人际关系。
2.预防
从预防到应对,全方位击破游戏瘾困扰。预防:数字均衡饮食+数字营养。在医学上,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对待游戏成瘾,我们也可以首先从预防入手。在西方,有两个预防的原则:数字均衡饮食(Healthy Digital Diet)和数字营养(Digital Nutrition)。
(1)数字均衡饮食,指的是要建立健康的游戏量,不仅需要父母监管,也需要孩子学会自控。
(2)数字营养,指的是要选择有益的游戏活动,可以在商业游戏之外推广促进社交和教育的更健康的游戏选择。孩子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年轻人的游戏文化;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设置游戏界限和指导方针。在这里,要注意一个玩游戏的大方针:便是平衡游戏使用、睡眠和户外/社交活动三个方面。如果一旦有一方平衡被打破,家长就要尽早进行干预。
电子游戏瘾正无声无息钻入家庭当中,使用者一般不易察觉,一旦变成重瘾,上机之后就如同戒毒一般很难脱离游戏机 。所以, 预防胜于戒瘾。首先,家长应知道电脑并非“有百利无一害”,游戏是把“双刃剑”,要注意孩子因自控力差而沉溺其中。其次,要限制玩电子游戏的时间。再次,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二)、自我保健措施
郝伟教授认为:网瘾只要加强自我保健,便可防止此病发生。
1.在上网时间上要自我约束,特别在夜间上网时间不宜过长。
2.注意操作姿势。荧光屏应在与双眼水平或稍下位置,与眼睛的距离应在60厘米左右。敲击键盘的前臂呈90度。光线柔和不可太暗。手指敲击键盘的频率不宜过快。
3.平时要丰富业余生活,比如外出旅游、和朋友聊天、散步、参加一些体育锻炼等。
4.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胡萝卜、荠菜、芥菜、苦瓜、动物肝脏、豆芽、瘦肉等含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5.出现早期症状,应及时停止操作并休息。
6.一旦出现网瘾,不要紧张,要尽早到医院诊治,必要时可安排心理治疗。
(三)、音乐疗法
青少年网瘾音乐疗法与传统的网瘾治疗方法(强制电击身体神经损伤治疗、团体军事化魔鬼残酷训练、服用副作用精神药物治疗)不同,美国音乐治疗师管理委员会高级认证师—安德烈·弗里斯教授(Andrea Frisch Professor)运用其15年临床应用心理医学的科学诊断方法和临床实践经验,精心设计的一套主要面对青少年网瘾的音乐心理诊断治疗方法。该方法首先让疑似网瘾青少年回答特定的问题,然后根据其诊断的网瘾程度,让网瘾青少年选择相应的“弗里斯”特制心理音乐,按照一定的方法倾听,随着音乐本身特定的节奏旋律,让网瘾青少年的身心得到深度放松,引导网瘾青少年进入游离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状态,进行深层次无意识的音乐心理暗示和安抚。
(四)、体育疗法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从时间、空间和生理三个方面来避免青少年的网络成瘾。
第一,从时间上,体育运动“占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就减少了上网的时间,而且,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一般交际比较广泛,参加的社会活动也较多,从而可以降低网络成瘾的发生;
第二,从空间上,学生在运动场上畅快的释放自己身体和心理的能量,享受运动的快乐,宣泄不良情绪,能够达到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的目的,从而直接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调控人的情绪。
心理干预多采用认识行为疗法,以增强患者的戒断动机、纠正认知歪曲、提高行为控制能力等,使患者能够建立正确的游戏使用模式。
家庭干预也是其中最重要环节之一,增强家庭功能、改善交流等有助于改变患者行为问题。
(五)经颅磁刺激(TMS)治疗
经颅磁刺激(TMS)技术作为21世纪四大脑科学研究核心技术之一,是一种无痛、无创、无损的神经调控技术,可以调节脑皮质局部或远处神经元的兴奋性,并且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相关基因的转录调控和突触可塑性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从源头改善成瘾者的大脑皮层兴奋性和神经可塑性。据报道,已有大量学者将TMS应用于临床戒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TMS即将成为21世纪具有远大前景的戒瘾新星。
目前国内经颅磁刺激对成瘾治疗仍在研究的早期阶段,且TMS治疗游戏成瘾的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是,TMS以其特有无痛、无损、安全等优势,在游戏成瘾的治疗中前途无量。
总之,还是那句话: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人生是真实的,网络永远是虚拟的,只会玩电脑是不聪明的,善用电脑才会成功。游戏成瘾虽然出现不久,但危害很大。关于游戏成瘾的探索和研究才刚刚起步,如何预防游戏成瘾是今后健康教育的一个方向,戒除游戏瘾:我们已经启程,还怕路远吗?
本文是师建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