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腺样体肥大二三事
最近接诊了一位八岁男童,胖乎乎、肉肉的,非常可爱。长长的弯弯的睫毛,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完全长在了我的点上,特别戳人,又很亲和我。 今天借着这个萌娃,说说近期抖音特别火的腺样体肥大二三事。

首先,什么是腺样体?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增殖体,位于鼻咽顶壁与后壁交界处,两侧接近咽鼓管咽口,表面凹凸不平,形似橘片,与双侧咽鼓管扁桃体、双侧扁桃体(腭扁桃体)、双侧咽侧索、咽后壁淋巴组织及双侧舌扁桃体组成咽淋巴内环。

正常情况下,腺样体出生既有,6~8岁发育至最大,10岁以后开始萎缩,成年人仅有少量残体。腺样体作为免疫器官,可制造具有天然免疫力的细胞核抗体,对从血液、淋巴及其他途径侵入人体的有害物质具有积极防御作用。

其次,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因反复炎症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并引起相应的症状者称为腺样体肥大,常见于儿童,常合临近器官的感染。

这里我们要明白,幼儿随着年龄的增大,腺样体也是逐渐发育的过程,在3~6岁左右发育至高峰,10岁以后开始萎缩,此阶段为腺样体生理性肥大。也就是说,在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腺样体生理性肥大是普遍存在的。家长对此无需过度紧张,只要是一个良性发育的腺样体,它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免疫屏障作用,更好的保护小朋友的健康。
但是,如果腺样体过度发育,引起一系列症状,或者10岁以后未曾萎缩,带来一系列病理疾患,此时称之为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引起的相应症状有哪些呢?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腺样体肥大是儿童 OSAHS 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鼾声过大和睡眠时憋气为两大主要症状,睡眠期张口呼吸、汗多、晨起头痛、白天嗜睡、学习困难等也是常见症状。

2.咽部及鼻部症状:由于腺样体肥大及反复炎症刺激,腺样体肥大常伴发鼻炎、鼻窦炎等,患儿常常有鼻塞,鼻涕,夜间躺下咳嗽,咽部异物感等鼻后滴漏的症状,检查可以看到鼻腔分泌物,咽后壁粘痰附着。

3.腺样体面容: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引起夜里睡眠张口呼吸,进而引起儿童颌面发育异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腺样体面容,即由于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颌面部骨骼发育不良,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

4.耳部症状:由于腺样体肥大,堵塞临近的咽鼓管咽口,引起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进而导致中耳黏连、听力损失等,严重影响患儿及以后的生活质量。

5.全身症状:主要为慢性中毒、营养发育障碍和反射性神经症状。患儿全身发育和营养状态差,并有睡眠多梦易惊醒、磨牙、尿床、反应迟钝、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和性情暴躁等表现。

综上所述,出现相应症状的患儿,建议家属正规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做一些检查及一些问卷调查,评估患儿的腺样体是否属于病理性肥大,评估患儿睡眠问题、生活质量及发育问题。

再次,腺样体肥大如何治疗,是保守药物治疗还是手术,如何取舍?
由于儿童腺样体肥大,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分会于2020年08月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断与治疗指南》,关于腺样体肥大的处理方案,可以参考这份指南来理解,大体总结如下:
1.对于低龄儿童伴腺样体肥大者,建议关注夜间打鼾、张口呼吸、翻身、惊醒、遗尿、发育及情绪行为异常。而对于高龄儿童,推荐关注夜间睡眠打鼾、憋气、白天嗜睡、注意力缺陷、多动及学习行为问题。
2.关注儿童的肥胖问题,现有文献提示,对于超重儿童伴腺样体肥大,减重可以明显缓解患儿夜里打鼾及张口呼吸情况,而且超重患儿与OSAHS术后疗效及复发有相关性。
3.部分家长特别关注的张口呼吸及牙齿问题,需请口腔科协诊,排除习惯性口呼吸、小下颌畸形等等。也需要关注食物的精细化导致牙齿的磨损及耐受减低,及缺乏运动及日照而导致的儿童缺钙问题。
4.对于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及鼻窦炎患者,患儿疾病急性发作期也会有打鼾、张口呼吸,药物治疗效果也是不错的,推荐暂时保守治疗6周~3月,随访观察。
5.对于合并先天性颅面畸形、唇腭裂、发育畸形者,腺样体肥大的保守及手术治疗疗效,需要另当别论。
最后,对于伴腺样体肥大的轻度OSAHS患儿,积极改善局部炎症,控制过敏因素,控制体重,推荐一定疗程的药物保守治疗,此外,中药对于腺样体肥大的控制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伴腺样体肥大的中重度OSAHS患儿,建议积极、尽早手术,推荐的手术为:腺样体切除,伴或不伴扁桃体切除术。
另外,基层医院,也可以使用儿童的脉氧仪及便携PSG检查,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判断患儿腺样体肥大引起的临床症状的轻重程度。

本文是徐秀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