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骨后疝的诊疗
胸骨后疝又称Morgagni’s hernia,是先天性膈疝中最少见的一种,占所有膈疝发病率1-6%,缺损位于胸骨肋骨三角区,疝入物最常见结肠,其次为大网膜、小肠、肝、脾等。1761年Morgagni首次报道了腹腔脏器通过胸骨肋骨三角区进入胸腔形成膈疝。
一 临床症状
1)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伴有呼吸道症状和/或腹痛、腹胀,大多数患儿行X线胸片或腹平片检查时发现。
2)可能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染色体异常、唐氏综合征最常见,也可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胸壁畸形、肠道畸形等。
二 诊断
1) 胸部X线正侧位片可初步确诊,消化道造影可显示疝入物具体情况。
2) 若疝内容物为肝脏,大网膜时,胸片示实体性块影,很难与胸腔内实体性病变鉴别,需作上腹部CT及放射性核素扫描。
三 手术方式
传统—经胸或腹的开放式胸骨后疝修补术(损伤大,术后恢复慢)
微创手术—腹腔镜下胸骨后疝修补术(间断或连续膈肌缺损缝合加腹腔内打结,或者U形缝合膈肌缺损后缘及腹前壁加皮下打结,图1(损伤小,术后恢复更快,术后恢复进食更早)
备注:补片在术中的使用,针对:张力较高、缺损大的胸骨后疝,达到无张力缝合以减少复发概率。
四 术后恢复
1、 恢复进食条件:肛门排气后可恢复饮食(流质饮食至普食)
2、 调整饮食结构:术后半月内建议食用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胀、便秘。
3、术后活动: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活动,2周后即可恢复到正常活动。
五 病例展示
3岁女性患儿,因胸前区凸起行胸片检查发现胸骨后疝,腹腔镜下胸骨后疝修补术,术后四天出院。

本文是黄冬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