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会得鼻息肉?
鼻息肉为鼻部的常见疾病,是由于鼻粘膜长期炎性反应引起组织水肿,从而赘生于鼻腔或鼻窦粘膜上突起的富含水的息肉,主要临床表现有鼻塞、脓涕、嗅觉减退或消失、头痛、记忆力下降等。
引起鼻息肉的原因:
慢性炎症:
慢性鼻炎、鼻窦炎,如果长期没有得到治疗,其脓性分泌物会对鼻粘膜造成较长时间的刺激,使鼻粘膜内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及淋巴回流障碍,发生水肿而逐渐形成鼻息肉。
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发生在鼻部,发生后会使鼻粘膜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也会中增加血浆的渗出,从而导致鼻粘膜的出现水肿的情况,当水肿的鼻粘膜,受到重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下垂的情况时,就会形成鼻息肉。
病原微生物:
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可破坏并入侵鼻粘膜上皮障碍,导致鼻粘膜上皮增生,从而形成鼻息肉。
鼻息肉的治疗:
药物治疗:
当患者鼻息肉症状较轻的时候,可以选择药物治疗缓解,鼻息肉初期,可以通过服用消炎药物,消炎药物在前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疗程较长,后期效果并不明显。对于初发较小鼻息肉,如流清涕、打喷嚏、鼻痒,可选用鼻用糖皮质激素。
手术治疗:
目前多采用鼻内窥镜技术,这种方法可以将鼻息肉彻底摘除,这是降低术后复发率的保障,鼻内窥镜手术可以直达较深部位,完全摘除鼻息肉,还可以通过符合人体生理功能的手术操作,降低鼻息肉的复发率,所以鼻内窥镜技术是治疗鼻息肉最好的方法,术后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来控制。
鼻息肉并不是很严重的疾病,在生活中要积极预防鼻炎、鼻窦炎,以免引起鼻息肉的发生,已经患有鼻息肉的患者,应积极及时治疗,以免引发其它并发症,治好鼻炎、鼻窦炎,可以最大程度上预防鼻息肉的发生。
本文是臧洪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