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家老人健壮否?
健康≠健壮
衰老≠衰弱
衰弱是一个医学术语,和衰老有关。衰弱的意思是,一个老人的内在抗打击能力下降,是“内在能力”的下降,核心是生理储备功能的下降;结果就是对内源性或外源性打击的易损性升高。
衰弱老人很常见,有学者我国对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调查发现衰弱患病率为7%-8.8%。
要及早发现衰弱,要及时治疗衰弱,因为衰弱早期可防、可治、可逆!
衰弱是一种病态,因为衰弱老人在受到即使较为轻微的打击即可以出现一些“要命”的事情。
这些“要命”的事情包括:住院次数增加、住院期间容易发生跌倒、谵妄、认知功能障碍、压疮、围手术期并发症;
衰弱老人生病后康复的可能性降低、住院时间延长、住院并发症增多、病后恢复慢、失能风险增加、长期入住护理院和死亡风险增加等等;
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临床事件。
早期的衰弱就是说“衰弱前期”是可防可治可逆转的,但进入了“衰弱期”治疗起来就老费劲了,而且效果也不好。
导致老年人衰弱的原因有很多,年龄大是一个因素,基因遗传是一个因素,这些因素都是不可改变的。
可改变的因素要注意了,体力活动过少和肥胖是一个因素,增加活动水平、适当减肥以减少体内脂肪含量是治疗衰弱的方法之一;
营养不良、老年人多病共存是衰弱的最主要原因了,因此,及时发现、预防和治疗老年人的营养不良和多种慢性疾病是防治老年人衰弱的关键点。
老年人的其他疾病,如精神障碍、焦虑、抑郁、痴呆、谵妄等等都会增加衰弱的发生。
额外说明一下,多重用药也是老年人衰弱的危险因素,简单的说,吃药太多是一种“病”,是不好的。
如何才能及早发现“衰弱”呢?
以下自评报告表格可以及时发现老年人的“营养问题”(老年人营养筛查自评量表)、“肌少症”问题(老年人肌少症筛查量表)和是否存在“衰弱”状态(FSQ筛查量表)。



治病更要防病,要防病应该在“未病”时发现“苗头”,习惯性的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未病”筛查,是一个成本效益最好化的手段了。
老年/疾病/多重用药-营养不良-肌少症-衰弱,可以形成恶性循环-“衰弱循环”,就不好了!
一旦发现了有营养问题的风险、老年人肌少症问题或老年人衰弱的风险或已经处于“衰弱前期”、“衰弱期”,要及时到医院临床营养科来咨询、就诊。
不是到医院就得“吃药”的,营养咨询、营养调理可以直接治疗很多疾病的。
未病防病关键在营养咨询、营养调理!
临床营养科/老年医学科,还您一个“健壮”-愉悦的晚年!
本文是简荣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