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杜斌 三甲
杜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脾胃病科

秋季养生方法

853人已读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生命活动应当与四时天气变化相适应,才能够保证身体健康。《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提出了四季养生的要点,是一年四时调节饮食起居的重要原则。秋季已至,可以参考以维持身体健康。


原文:“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注:这段话的意思是秋天的季节,万物不像春季发芽、夏季生长,开始结出果实,逐渐平定下来了。天气变化疾劲,万物清肃,大地明亮起来了。人们应当早卧,天黑就要休息了,早起工作,听到鸡叫就要起床。要维持神志安宁平静,将意识内敛内收,以适应秋季阴气渐盛的自然变化。如果违反了这些原则,就要损伤肺脏,冬季容易发生泄泻。


因此,秋季养生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节起居:秋天应当顺应日间逐渐缩短的变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黑了就要休息,早上听到鸡叫就要起床。如果不能如此,那11点之前应当睡眠,更不要熬夜。


2、畅达情志:秋天由于阳气渐衰,阴气渐盛,故精神活动也要相适应。尽量精神内敛,保持平安安宁的心情,不要进行刺激的精神活动,以防精神亢奋,耗伤肺气。


3、调节饮食:秋气干燥,易伤肺气,故秋季可多食用一些具有润肺、收敛作用的食物,如百合、苹果、梨。中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秋季脾的运化功能也有减弱,立秋后泄泻、纳差的患病机会升高,多食用一些能够健脾的食物也有很大的好处,还可以“培土生金”以助肺气,如山药、薏苡仁、扁豆、芡实等。


4、适应寒温:秋季天气变化疾劲,早晚温差较大,应当及时调节衣物,特别是年老体弱的人,以防受寒生病。


杜斌
杜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脾胃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