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胡学昱 三甲
胡学昱 副主任医师
西京医院 骨三科(脊柱一科)

腰椎峡部裂滑脱是什么,需要做手术?

3287人已读

很多患者在拍完腰椎的片子后,看到峡部裂的诊断就很紧张,很疑惑这个是什么问题,严不严重,是不是必须要做手术治疗。

峡部裂是脊椎峡部裂的简称,又称为脊椎峡部不连、椎弓崩裂。人体生长完全的脊椎,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与棘突。上下关节突之间较为狭小的部分称为椎弓根峡部。如果一侧或两侧峡部骨质不连续,则称为脊椎峡部不连。腰椎峡部裂是临床上下腰痛的常见病因之一, 其基本病变是峡部断裂, 腰椎失稳, 最终导致椎体向前滑脱,压迫脊髓、马尾神经,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1632359984509810.jpg

那么峡部裂是怎样形成的呢?一般认为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先天性的。在胚胎期,椎弓尚未形成,至出生时仍然是分离的。出生后约1~2岁左右,椎弓开始联合。3~6岁后椎体与椎弓骨核融合。如果在发育过程中,椎弓没有联合,则成为峡部裂。一种是后天性的,与外伤及劳损关系明确,是一种应力骨折或疲劳骨折,虽一次严重的损伤也可造成急性骨折,但通常的发生机制是重复的应力。

峡部裂患者症状体征的轻重取决于峡部不连的类型、腰椎不稳情况、滑脱程度及年龄。单纯峡部不连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无意中经X线检查发现。成年后症状逐渐明显,主要为腰腿痛。一般在20~30岁时症状缓慢出现,开始时有下腰痛,或同时有腰腿痛,多为间歇性钝痛,有时为持续性,一般并不严重,对日常生活无影响,仍能从事一般劳动。站立、行走或弯腰时加重,过度劳累或负重受压时症状加剧,卧床休息时,疼痛即减轻或消失,自卧位起床时疼痛又可加重。疼痛可局限于腰骶部,也可向髋部、骶尾部或下肢放射。继发椎体滑脱严重时可产生马尾神经麻痹。

怎样知道是否得了峡部裂?峡部裂多见于下段腰椎。X线平片是诊断脊椎崩裂的首选方法。一般左右斜位片子上即可看到峡部裂。正常腰椎X线斜位片上可看到相邻椎体之间有形似小狗的轮廓,狗脖子处即峡部。如果发生峡部裂,则X线斜位片上表现为狗脖子断裂。

1632360025223487.png

1632360354465207.png

当然,三维CT检查对于峡部裂有更确定的意义。因为普通X线是二维结构,而三维结构能进一步反映人体组织的状态。

1632360378320990.png

明确诊断以后,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治疗。不是所有的峡部裂都需要治疗。对于没有出现腰椎滑脱的患者,密切观察、定期随访即可,同时避免腰部不当用力。

对于病史短、症状轻、轻度滑脱的患者,及年龄大、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休息理疗、腰背肌锻炼、腰围或支具、对症处理等。经规范化保守治疗后,大多数患者腰痛症状能够缓解。

对有明显腰腿痛症状的滑脱患者,首先应明确其疼痛的部位及性质,判断其疼痛是否与滑脱有关,因为与滑脱部位相邻椎间盘的变性、小关节病变或软组织损伤等都可导致腰痛;应针对其原因进行对症治疗,或进行试验性治疗,如制动、理疗;保守治疗无效或确定其疼痛与滑脱有关并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再考虑手术治疗。

滑脱椎体的融合是手术治疗的最终目的。对腰椎滑脱患者来说,一个理想的手术应该包括受压神经组织的减压、滑脱椎体的复位及内固定、滑脱椎体与邻近椎体的融合。

专家介绍:胡学昱,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生导师,脊柱畸形组组长。全国十佳中青年骨科医师。现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脊柱畸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畸形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青年委员会委员等20余项学术任职。入选珠峰计划人才项目和青年英才计划,“双十佳精品教员”。以第1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军队/省部级课题7项,发表SCI论文35篇。主译《骨科检查评估》等专著2部,参编专著7部,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外科学》1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奖进步一等奖等10余项奖励荣誉。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擅长:脊柱侧弯(保守、微创和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腰腿疼、椎管狭窄、颈椎病、脊柱骨折、脊柱滑脱及脊髓损伤、脊柱结核等脊柱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08:00 周四下午13:30

门诊地点:西京医院门诊三楼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胡学昱
胡学昱 副主任医师
西京医院 骨三科(脊柱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