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幼儿位置性头颅畸形科普之四---物理治疗
关于婴幼儿位置性头颅畸形的治疗,分为两个方面,物理治疗和头盔矫正,本次重点和大家谈谈物理治疗。
所谓物理治疗,就是把睡偏的脑袋用合适的方法再给挤回来!物理治疗非常适用于3月龄及以下的宝宝,这时候宝宝一般比较乖,吃饱了放下就睡,摆个位置就老老实实这么睡,物理治疗只要方法正确,付出耐心,就能在1-2月内见到成效,并且不产生额外的费用,对于广大普通家庭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对于物理治疗,首先也需要明确颅腔生长的规律,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婴幼儿的颅腔发育,如前一节所述,其原动力来源于脑组织的生长和发育,故而要头颅恢复理想的形状千万不要忽视脑组织对颅腔发育的影响,要利用好这股重要的力量,这就自然牵出了第一点。
一:多抱孩子,不要把孩子长时间放在床上,婴幼儿长时间躺着,脑壳一直在受力,当然不好长出好形状,抱孩子的时候颅骨受力很少,正是发挥重要力量的好机会。
二:不要想当然全部睡眠姿势都加在孩子畸形的对侧,首先要加强在畸形对侧的睡眠时间,但也不能完全倚重此法,这不是夹核桃,有可能引起新的畸形;其次是孩子能不能很好配合是个问题,故而不可完全采纳;再次需要重复,颅腔发育的主要动力来源于脑组织的生长,不要只想到用睡姿把头型再睡回来,要用好自然的力量。
三:一岁以下的孩子并不建议使用枕头,当下流行的各种定型枕,目前已经普遍认为可能是交智商税了。
四:纠正睡眠偏好,这一点很重要,什么是睡眠偏好呢,就是孩子为什么会喜好偏向一侧睡呢?这个要仔细寻找原因。
举个例子,斜头畸形近80%发生在右侧,是因为大多数人是右撇子,自然很顺手的就把孩子抱在左侧怀中,特别对于新生儿,在母亲左侧怀中可以很清楚听到母亲的心跳,这种环境与怀孕时子宫内的环境似曾相识,对宝宝很有安全的感觉,并且右侧一偏头就可以吃到奶,这样的环境下,对孩子就容易养成一个向右侧睡眠的偏好,朝这个方向比较舒服,那就为头颅畸形埋下了隐患。
第二个例子,不要固定的睡在孩子的一侧,婴幼儿粘着父母,特别是母乳喂养的妈妈,这是天性,宝宝会朝向母乳熟悉的气味方向找妈妈,这也是导致头颅畸形的一个可能诱因,故而需要把孩子放在父母不同的侧面。
第三个例子,对稍大点的宝宝,窗户的亮光或者门那一边的动静,也可能是让宝宝觉得有意思的事,就爱朝着那个方向睡,每天都要注意改变宝宝的睡眠方向,床头床尾常换,避免产生固定朝某个方向的睡眠习惯,让头部都能均匀的受力。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大致描述了可能导致宝宝睡眠偏好的原因,当然不同的孩子可能会有不同的诱因,这个需要父母们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五:每天在宝宝清醒时,给予3-30分钟的俯卧位,国外将其称为tummy time,就是让孩子每天都趴一会,也有助于降低头颅畸形的发生,但是需要注意,此前文中有提过,在90年代时因为防止婴儿猝死不让孩子趴着睡,为了避免此类风险,一定要注意是在宝宝清醒时才趴着,可以让孩子趴在父母的胸前,趴在床上时可以在胸前垫个毛巾滚子,或者趴在一个斜面上,都可以辅助宝宝头部。



六:注意房间的舒适性,太潮太热太吵,孩子睡眠不安稳,容易反复变化体位,影响治疗。
七:注意孩子有无斜颈等导致头颅畸形的病因。
总之,就是用各种办法,让宝宝头部的各个角度都能均匀的受力。
物理治疗比较适合3月龄以内的宝宝,超过3月龄,由于孩子的活动能力增强,物理治疗的效果常会打折扣,所以我们的宗旨还是尽量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效果不仅好,还能节省很多的费用。
如果宝宝经过物理治疗效果不好,在3岁之前头颅还有一定自我修正能力,轻微的头颅畸形也不必太过于忧虑,如果比较明显可能就需要进一步头盔矫正,关于头盔矫正,涉及的专业性比较强,暂时就不赘述,写这个系列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早发现早治疗,在没有医疗背景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正确治疗就很棒了,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人士来做吧。
祝各位宝宝健康成长!

本文是刘源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