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错进补,明年怎打虎?
《黄帝内经》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当秋冬时节,秋收的忙碌基本告一段落,人们要开始为冬藏做准备了。我们常听说的一句话是冬季进补,来年打虎。确实,北方地区的人们由于冬天御寒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需要进补来提前储备。同时,顺应节气变化,到了冬季,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会进入到一个收藏蛰伏的状态,正如古籍所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在冬天时节应该顺应节气,收敛进补。但是是否所有人都适合呢?这可真的未必。

图源自新浪
因为,我们常说的进补大体分为两类,有一般性滋补和针对性进补两种。一般性滋补,适用于平时身体尚好,为了保持健康状态,精力充沛而滋补,包括:牛、羊、鸡肉等肉类、红参、西洋参等参类、枸杞、黄芪、当归等药材类,都是日常很好的食材,对于常人不易产生影响;针对性进补,因为体质的不同和环境的各异或是患过什么疾病,则应该由专业医生进行“辨证施补”,如体质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的基本缺损,缺什么则补什么,针对性强,效果更好。下面,我们就给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进补注意:
1.气虚之人——益气进补
气虚者以乏力、气短、不喜说话、声低息弱、自汗、动则汗出加剧等为临床表现。此类病人在冬季应该多吃萝卜、大枣、排骨汤等补气的食物,也可食用适量瘦肉、生晒参炖汁,黄芪炖母鸡。

图源自SOHO
2.血虚之人——养血进补
血虚者以面色淡白或萎黄,口唇指甲色淡,头晕眼花,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经闭,脉细等为常见证候。此类病人在冬季最适合吃所谓“好”的,如猪肉、牛肉、鸡肉、板栗等等,都是不错的补血食品。

图源自soho
3.阴虚之人——滋阴进补
阴虚者以两颧潮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口干,头发、皮肤干枯,舌干红、少苔等为主要表现。此类病人在冬季可多吃滋阴的食物,如百合、枸杞、银耳、老鸭汤等,亦可选择蜂蜜炖梨,西洋参泡茶等。

图源自SOHO
4.阳虚之人——助阳进补
阳虚者以面色淡白、四肢冰凉、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等为主要症状。此类病人在冬季可以适当吃羊肉、动物骨髓等,亦可用羊肉、木耳、胡萝卜煲汤。

图源自SOHO
如果您不好记忆上述的四个辨证类型的话,可以参看下面的汇总表。

图源自新浪
如果您觉得这样太麻烦了,担心用药不当引发不适,又不想在这个冬天错过调补身子的最佳时机,不如跟着小编学习一下津沽推拿创制的《五脏养生功》 ,教您更好的调补五脏,使脏腑气血调和,阴阳相生。
这套养生功,共分为五步分别是:
一、 伸展肺经,宣发肺气;
要领: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调匀呼吸,膝关节屈曲成马步,两臂屈肘,仰掌于腰部。两手掌心向上,缓缓上举过肩,前臂内旋,虎口相对,对举过头,稍停留;旋腕翻掌,尺侧相对,两臂缓缓回收,仰掌复原至腰部,至还原。

伸展肺经,宣发肺气
二、 下降心神,贯通心气;
要领: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调匀呼吸,两臂自然下垂。周身放松,双目微闭,百会上顶,头部自然上拔,掌心向下,两手意念下按,稍停留,后还原。

下降心神,贯通心气
三、 顺捋胸胁,舒畅肝气;
要领: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调匀呼吸,两臂自然下垂。双手四指伸直微拢,掌面向内,沿一侧胁肋部,双手交替,自上而下轻快顺捋,操作数次,换另一侧顺捋,后还原。

顺捋胸胁,舒畅肝气
四、 团摩中轴,调和脾气;
要领: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调匀呼吸,两臂自然下垂。双手自然伸直叠按,轻置腹部,以腹部神阙穴为圆心,沿右腹、上腹、左腹、下腹顺时针,围绕肚脐摩腹,操作数次,后还原。

团摩中轴,调和脾气
五、 还转带脉,补益肾气。
要领: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调匀呼吸,两臂自然下垂。左手掌心置腹部神阙处,右手掌心置后背命门穴处。然后左手向后,右手向前,围绕腰部进行和缓推擦,一直到腰部发热。

还转带脉,补益肾气
这套功法可以结合起来一起练,也可以单独练习,每一个单独的动作都针对不同的脏腑器官,长期练习,可以防治不同的疾病。而且,健康之人长期坚持,对于疏通气血、调理内脏机能有很好的帮助。
先秦·庄子《庄子·外篇·刻意》言: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导引练功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不妨利用上下午15分钟的时间跟着津沽推拿练起来,相信您一定会获得健康的身体。快跟着津沽推拿的帅气“带盐人”练起来吧!
本文是李华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