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友病儿童如何接种新冠疫苗
根据血友病管理指南推荐,在科学的管理下,血友病儿童在相应年龄都需要完成跟其他孩子一样的疫苗接种。近期,我国正在推进3-11岁儿童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每一位血友病儿童家长希望积极响应疫苗接种号召,但由于孩子患有血友病,所以也存在许多的担心和疑虑——孩子由于疾病是否存在新冠疫苗接种禁忌?如果要完成新冠疫苗接种需要注意什么?
第一个问题:血友病是否为新冠疫苗接种禁忌?
2021年9月发表于中华实用儿科杂志的《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共识》[1]及《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预防接种20问》[2]指出:
儿童禁忌接种对象为:(1)对新冠病毒疫苗所含相关成分有过敏反应者。(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等)。(3)曾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发生不良反应者(不包括低热、局部肿痛等一般反应)。
儿童暂缓接种对象为:(1)各种疾病的急性期,慢性疾病的活动期。急性病康复后,慢性病稳定3个月后可考虑接种。(2)部分免疫抑制药物(包括免疫相关的生物制剂)使用期。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20mg/d或 >2mg/(kg·d)]治疗结束后1个月;②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末次剂量5个月内或B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前。(3)白血病化疗患者化疗结束6个月内。(4)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后1年内暂缓接种,1年后须检测免疫功能正常后才可接种。
可见,当前血友病并非儿童新冠疫苗接种的禁忌症。由于新冠疫苗为肌肉注射,跟孩子接种别的疫苗一样,需要我们做好出血的防护工作才能让孩子安全地接种新冠疫苗。
第二个问题:如何让孩子安全地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根据世界血友病联盟(WFH)第三版血友病管理指南[3]的建议,不能皮下注射,只能肌肉注射接种的疫苗,需要做好出血的防护才能保证疫苗接种的安全。目前新冠疫苗均为肌肉注射,而且不能在注射时更换针头,所以建议如下:
1、 中/重型血友病患者,无论当前是规律预防治疗还是按需治疗,均应在疫苗接种前接受因子替代治疗。因子水平低于10%的轻型血友病患者可能需要接种前接受因子替代治疗,建议接种前咨询血友病中心[4]。
2、 因子水平大于10%的轻型血友病患者及常规接受艾美赛珠治疗的患者,接种前不要求必须接受因子注射[4]。
3、 所有的血友病患者在注射后需要对注射部位进行至少10分钟的局部压迫,保证止血。其后的数分钟到数小时均需反复查看注射部位,确认是否发生迟发性的出血。随后的1-2天,注射局部可能存在不适。在此过程中,如果注射部位出现肿胀、瘀青范围扩大等出血表现或可疑出血表现,立即到血友病中心或附近可以获到因子治疗的正规医疗单位就诊。
4、 接种前局部冷敷5分钟可能有助于减少接种后的出血(注意不可长时间冷敷,使用冰块需毛巾包裹,避免局部冻伤)。
5、 合并抑制物的患者存在更大的出血风险,一些病人可能正在接受诱导免疫耐受(ITI)治疗和免疫抑制治疗,情况比无抑制物的病人更为复杂。故合并抑制物的病人必须先咨询血友病中心专病医生,得到专业指导和建议后再决定是否接种及如何完成接种。
6、 由于血友病患者肌肉注射后可能需要延长局部压迫时间,建议自带有效期内的消毒棉签或棉球,便于进行压迫止血。
7、 同时须遵循一般儿童新冠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和暂缓接种条件。
当前全球疫情还在不断变化中,接种遵守疫苗有助于保护个体和降低人群的感染率。希望每一位血友病孩子都能安全地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平平安安。
参考文献
[1] 郑跃杰, et al.,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专家共识[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 36(18): 1361-1367.
[2] 徐保平, et al., 儿童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预防接种20问[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 36(18): 1368-1372.
[3] Srivastava, A., et al., WF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mophilia, 3rd edition[J]. Haemophilia, 2020, 26 Suppl 6: 1-158.DOI: 10.1111/hae.14046.
[4] Kaczmarek, R., et al., Vaccination against COVID‐19: Rationale, modalities and precautions for patients with haemophilia and other inherited bleeding disorders[J]. Haemophilia, 2021, 27(4): 515-518.DOI: 10.1111/hae.14271.
本文是黄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