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诚兵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
疝和腹壁外科
什么是腹壁切口疝
1530人已读
腹壁切口疝是发生于手术切口处的腹外疝。腹壁切口疝占腹外疝的第三位。女性多见。腹部手术后,如切口获得一期愈合,切口疝的发病率通常在1%以下;但如切口发生感染,则发病率可达10%;伤口裂开者可高达30%。
切口疝的病因有切口愈合不良,切口部位选择不当,手术原因,术后并发症及腹压增高等因素。
腹壁切口疝的主要表现为在切口瘢痕处有肿块突出,肿块柔软,小者直径数厘米,大者可达10~20cm,甚至更大。肿块通常在站立或用力时更为明显,平卧休息则缩小或消失。小的切口疝可无明显症状,切口疝较大时,疝内容物常为肠管或网膜组织,患者有腹部不适、恶心、食欲减退、便秘等症状,有时伴有不完全性肠梗阻。
腹壁切口疝不能自愈,原则上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关闭腹膜缺损,缝合腹壁肌筋膜层缺损,重建腹壁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随着生物材料在疝和腹壁外科的应用和推广,对缺损较大的切口疝,可通过开放手术或经腹腔镜内置补片进行修补,加强腹壁缺损。
本文是储诚兵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