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治琴 三甲
李治琴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三医院 风湿科

双下肢抽筋--骨质疏松--60岁的年纪,80岁的骨龄;骨质疏松科普

594人已读

今日门诊,来了一位60岁的中老年男性,患者说自己“夜间反复双腿抽筋2月”。

缺钙?这是我意识里的第一反应,可怎么会缺钙?详细问问病史,不挑食且饮食正常,运动正常,身为保安,户外运动也挺多,按常理,维生素D也不会缺乏。

病理性?哪种可能性大,比如甲旁亢、肾脏病变等,给与完善甲状旁腺素、甲功、肾功、离子五项、腹部超声、甲状腺超声等,未发现病理性病变。

再仔细问追,患者诉由轻度腰痛,结合患者年龄,首先给与完善腰椎骨密度,结果却令人意外,T:-5.0.重度骨质疏松。不负期待,诊断明确,双腿反复抽筋原是骨质疏松。

启示:由于骨质中的钙流失,常出现血液中的钙水平较大波动,下肢小腿肌肉经常出现抽筋,在老年人中是非常常见的。

1. 什么是骨质疏松?

答: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以及7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他人群由于生活习惯、营养、疾病或者药物等原因等也可能出现骨质疏松。

2. 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哪些?

答:1)绝经后骨质疏松主要是因为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呈现出断崖式的下降,对故保护作用消失,破骨细胞活跃,导致骨吸收,形成骨质疏松,尤其是绝经后的前3年,骨质流失快,应每年监测一次。

2)老年性骨质疏松,老年人由于体内性激素减少,刺激破骨细胞,抑制成骨细胞;老年人胃肠营养吸收能力下降,钙、维生素D缺乏等均会导致骨量、骨质下降。

3)继发性骨质疏松,主要是影响骨代谢的疾病或者药物引起,内分泌疾病(甲亢、甲旁亢、糖尿病、库欣综合征)、消化系统(胃肠切除、肝胆疾病、吸收不良综合征)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结缔组织病(RA、SLE、痛风)、药物影响(糖皮质激素、肝素、甲氨蝶呤、环孢素等)。

3. 骨质疏松的诱因有哪些?

1)吸烟、酗酒、咖啡、碳酸饮料;

2)运动少、长期卧床;

3)日照减少、缺钙、缺维生素D、高钠饮食

4)胃切除术后人群

4. 骨质疏松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1)乏力,劳累后加重

2)腰背痛、全身骨痛,腰背痛多为不定位疼痛,夜间及晨起明显,活动后减轻;

3)弯腰、驼背、个变矮;(影响心肺功能、腹胀、便秘)

4)骨折:胸腰椎、髋部、前臂远端(轻微运动,比如轻微跌倒、扭伤、弯腰、咳嗽等)

5. 风湿科相关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有哪些特点?

1)与激素使用的时间有关,》3月骨折风险显著升高

2)与激素使用的剂量相关

3)激素对松质骨的影响大于皮质骨,椎体更容易骨折

4)停用继续骨量会有所恢复

5)骨折风险与骨量不一定平行

6. 骨质疏松治疗

1. 高钙饮食(绿叶蔬菜、海鲜、坚果、牛奶)、多运动、晒太阳;

2. 钙片:最好晚饭后45min-1h;

3. 维生素D:鱼肝油、肝脏、日晒

4.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如二膦酸盐、降钙素等;

7. 骨质疏松的特点?

1)静悄悄的疾病,6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36%

2)合理调整饮食及药物的应用可控

3)何时筛查:女45岁,男50岁以后

4)程度不同、治疗各异

5)预防》治疗

李治琴
李治琴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三医院 风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