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钟书
钟书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 神经外科

脑动脉狭窄知多少

782人已读

动脉狭窄造成远端供血区域血流减少,所以患者都是以脑缺血起病,表现为困倦、一过性的意识不清、言语笨拙、肢体活动不灵及黑矇等症状,短时间能够完全缓解,大多数患者都未特殊注意。但随着病变加重,上述症状会发作次数增加或持续时间延长,这些都是病变加重的表现。这时能够及时检查治疗是最好的时机,一旦延误治疗,出现以上症状不缓解的时候,就发生了永久的梗塞,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src=http___upload-images.jianshu.io_upload_images_19652840-b2219f72e446567f.jpg&refer=http___upload-images.jianshu.jpg


动脉狭窄的筛查手段比较简单,如下进行:

1.建议对>40岁的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房颤动、吸烟史、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和脑卒中家族史)筛査。

2.对于年龄>40岁的高危人群(危险因素≥3个)或既往有脑卒中或TIA病史的人群建议常规检査颈动脉彩超。对颈动脉彩超仅发现内膜增厚的人群,建议首先改变生活方式(如戒烟、适量运动和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饮食);并每年复査颈动脉彩超1次。

3. 对于颈动脉彩超发现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狭窄,应确定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

4. 确诊的不稳定斑块(包括软斑块或混合性斑块)患者建议在生活方式改变的基础上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5.确诊的颈动脉狭窄(狭窄>50%)患者应当每日给予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同时,患者应当被筛査其他可干预的脑卒中危险因素,并给予改变生活方式及恰当的药物治疗,建议其每年复査颈动脉彩超。

6.确诊的颈动脉重度狭窄(狭窄>70%),即使患者无相应的症状,也需要外科处置,包括支架置入及颈动脉内膜剥脱。

u=3221395691,4103850075&fm=253&fmt=auto&app=120&f=JPEG.webp~1.jpg


其中,有脑缺血症状的患者,相应的血管狭窄达到50%也需要治疗。对于反复发作或腔隙性脑梗塞的患者,往往存在颈动脉分叉部不稳定、溃疡斑块,此类患者即使狭窄程度未达到50%,也需要置入支架达到稳定斑块、减少脑梗塞的发生。还有一些彩超检查显示为椎动脉反向血流的患者,往往提示相应侧锁骨下动脉近端狭窄,需及时处理,否则等到锁骨下动脉闭塞后就可能失去治疗时机了。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健康身体在于早!



更多医学科普知识敬请关注“钟书医生”微信公众号:

qrcode_for_gh_227d4a6c23a9_344.jpg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钟书
钟书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