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的筛查
筛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人群防癌措施。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和群体筛查。机会性筛查是妇女个体主动或自愿到医疗机构进行相关检查;群体筛查 (普查) 是社区或单位有组织地为适龄妇女提供乳腺检查。乳腺癌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 个肿瘤细胞长成 0.5~1 厘米的肿块,需要约 6 年时间。因此定期做乳腺癌筛查,能有效的预防乳腺癌。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多项研究已证实,乳腺癌筛查是提高早期诊断率、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
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年龄为 45~59 岁。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建议:一般人群妇女从 40 岁开始接受每 1~2 年 1 次的乳腺筛查,以乳腺 X 线钼靶检查为主, 致密型乳腺建议联合乳腺彩超检查;高危人群 (有乳腺癌家族史及明显乳腺癌遗传倾向、乳腺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胸壁放疗史) 的乳腺筛查年龄可提早到 35 岁,每 0.5~1 年 1 次,可考虑做乳腺 MRI 。
乳腺自我检查并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检出率和降低死亡率。但由于可提高女性的防癌意识、可望在相对早期阶段发现肿瘤,故仍鼓励医务工作者向女性传授每月 1 次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建议绝经前妇女应选择月经来潮后 7~14 天进行自我检查。
自查方法及要领:
① 一看 (对镜自照) :面对镜子,两手叉腰,然后再将双臂高举过头,观察乳房的外观、形状及对称性。重点注意是否存在可能由乳腺癌导致的变化:一侧乳房不对称隆起样改变、乳头或皮肤凹陷、皮肤橘皮样变、乳头乳晕湿疹样变或覆盖鳞屑、乳头溢液、皮肤红肿等。
② 二触 (触摸乳房) :平卧,淋浴时可站立,四指或三指 (可不用小拇指) 并拢,用指端掌面轻轻滑动按压检查乳房各部位是否有肿块或其他变化。按顺时针或其他顺序全面检查乳晕区、乳房及腋窝,检查乳头和疑似包块时用大拇指和食指指端轻轻挤捏。重点注意是否存在可疑包块、乳头溢液等。自查发现可疑病变、出现症状或筛查发现病变应及时到乳腺专科就诊。
本文是刘晓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