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发现乳腺癌之 明确诊断
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包括:临床查体、乳腺超声、乳腺X线或是乳房MRI),医生能够对乳房肿物的性质(良性、恶性)做出初步诊断,并给出治疗建议,但不是最终诊断。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病理报告是乳房肿物性质的最终诊断。

那么如何获得病理诊断呢?
目前有两种方法:一是穿刺活检。二是切除活检。

穿刺活检

就是用穿刺针刺入肿瘤内部,切取一条或数条肿瘤组织,送病理检查。一般用粗针穿刺(14G),术后无瘢痕。
适用于:
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病理明确诊断后,先给予化疗、放疗或内分泌治疗。
乳腺异常患者,需要术前明确诊断的。
年轻女性不愿手术的患者。
优点:
能够对绝大多数肿物的性质做出病理诊断;术后无瘢痕。
缺点:
因为是部分取材,不能够代表肿物的全部病理类型;穿刺后肿瘤存在,恶性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良性者需要定期复查,部分良性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切除活检
就是将肿物完全切除,行病理学检查。分为微创切除和开放手术切除两种。
微创旋切

是在超声引导下行乳房肿物的微创旋切,将肿瘤一条一条的切掉并吸出,适用于临床考虑良性或恶性可能性较低的患者。

优点:
切口只有5mm大小,较开放手术瘢痕小,美容效果好。
肿物完全切除掉,不需要带瘤复查。
缺点:
一次性旋切刀需要自费;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尤其是2.5cm以上大肿瘤患者,或是肿瘤紧邻皮肤的患者。
如果术后病理为恶性,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开放切除活检

需要在乳房上面做相对较大的切口,将肿瘤和周围正常组织一并切除,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
适应于:
较大良性肿物患者;临床高度怀疑恶性可以手术治疗的患者。
优点:
将肿瘤完整切除,包括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对于恶性患者,可以行切缘检测,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
缺点:
手术创面较微创手术大;虽然采用美容缝合,术后不用拆线,但对于瘢痕体质的患者会留有较大瘢痕。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会根据每一个患者的具体情况给出合理的建议,也会考虑患者的个人意愿做出选择。
本文是李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