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林
王林 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 神经外科分院

偏头痛可以根治吗?怎么治疗?

679人已读

大多数偏头痛患者的预后良好。偏头痛症状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缓解,部分患者可在60~70岁时偏头痛不再发作。危害性:偏头痛致残率较高,疾病负担重。偏头痛患者较普通人群更容易伴发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冠心病(尤其是先兆偏头痛)、下背部疼痛等疾患。治愈性:本病可以通过积极治疗改善患者的症状。治愈率:暂无大的统计学数据支持。

治疗原则

治疗目的是尽快减轻或者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预防复发和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功能。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首先要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避免各种理化因素刺激。药物治疗分为预防性用药和治疗性用药。

对症治疗

有严重的恶心和呕吐时,应选择胃肠外给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止吐和促进胃动力药物不仅能治疗伴随症状,还有利于其他药物的吸收和头痛的治疗。伴有烦躁者可给予苯二氮?类药物以促使患者镇静和入睡。

药物治疗

(1)发作期的急性对症用药

选择药物之前,首先应评估偏头痛的致残程度。如果患者在最近3个月中丧失工作、家务、学习或娱乐等能力超过50%的天数大于10天时,患者的偏头痛程度就为中至重度,应给予偏头痛特异性药物治疗,而程度为轻度时,先给予非特异性镇痛药,无效后再给予特异性镇痛药。这些药物治疗的时间均不要超过10天/月。

a) 非特异性镇痛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酮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等,还可以辅以抗组胺药(苯噻啶,赛庚啶、苯海拉明等)、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等)、镇静催眠药等。

b) 特异性镇痛药

曲普坦类药物:常用药物有舒马普坦、佐米曲普坦、阿莫曲普坦、利扎曲普坦、依来曲普坦等,可出现疲劳、恶心、头痛、头晕、眩晕、嗜睡、骨痛、胸痛、无力、口干、呕吐、感觉异常等不良反应,未控制的高血压、冠心病、Raynaud 病、缺血性卒中史、妊娠、哺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18岁以下和65岁以上者禁用。

麦角生物碱类药物:如酒石酸麦角胺、双氢麦角胺。麦角胺具有药物半衰期长、头痛的复发率低的优势,适用于发作持续时间长的患者。另外,极小量的麦角胺类即可迅速导致药物过量性头痛,因此不推荐常规使用。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鼻塞、流涕、咽喉痛、胃部不适、腹泻、面红、味觉改变和鼻腔不适等。

(2)预防性用药:

偏头痛患者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当进行偏头痛预防性药物治疗:(1)偏头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2)每月发作 2 次以上;(3)对急性期的药物治疗不敏感;(4)频繁的、长期的、不舒服的偏头痛先兆发作。预防用药一般从小剂量单药开始,缓慢加至合适剂量,同时注意观察药效和副作用。偏头痛发作频率降低50%以上,可认为预防性治疗有效,需要持续约6个月,之后可缓慢减量或停药。目前批准的预防性治疗药物有限,预防期用药主要包括:β- 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钙通道拮抗剂(氟桂利嗪)、抗癫痫药(包括加巴喷丁、普瑞巴林、托吡酯、丙戊酸钠)、抗抑郁药(阿米替林)等。对于慢性偏头痛,托吡酯和A型肉毒毒素(保妥适)的疗效已得到循证医学证实。

偏头痛治疗药物种类繁多,但没有一种药物对所有患者都有作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同时应该注重对患者的行为心理治疗,改善患者的思维方式,降低焦虑程度,达到减少偏头痛发作的目的。

所以偏头痛早期以药物治疗为主,如药物治疗无效,或患者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这部分患者怎么办呢?我们不能让他老是疼影响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这部分患者我们可以采用手术治疗,一般术前经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排除引起偏头痛的其他颅内病变,使用局麻药物在受压迫的神经走行区域进行诊断性的神经阻滞,如果头痛消失,即为手术适应症。

手术方式:1,周围神经减压术,使用局麻药物在受压迫的神经走行区域进行诊断性的神经阻滞,如果头痛消失,可考虑行周围神经减压术。有适应症的偏头痛患者经过手术治疗百分之九十左右的患者可以根治。因为偏头痛属于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由于神经受到周围血管、软组织的压迫,引起神经压迫症状,常见的受压迫的神经有眶上神经、耳颞神经和枕大神经,手术可以解除血管对于神经的压迫和搏动性刺激,从而使偏头痛得到根治。 2,周围神经电刺激。药物和周围神经减压术效果均不好的患者可采用周围神经电刺激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头痛分类、性质和疼痛范围选择神经刺激靶点。手术可以分两期进行, Ⅰ期手术植入电极使用临时脉冲发生器进行实验性刺激,若Ⅰ期手术测试有效,则行Ⅱ期手术植入脉冲发生器。大部分患者能够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缺点是费用昂贵。

其他还包括物理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心理治疗(放松疗法、生物反馈治疗、认知疗法)等。

王林
王林 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 神经外科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