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痛患者如何进行自我康复锻炼
导致腰痛的原因有很多,椎间盘突出、变性、腰肌劳损、筋膜炎、关节紊乱等等。自我锻炼的目的主要有两个:首先要改善骨盆与腰椎的力学位置关系;再就是增强腰肌耐力,提高关节稳定性。
【下交叉综合征与骨盆前倾】
首先要说的是骨盆与腰椎的力学关系。骨盆好比腰椎的基础,根基不正,腰椎好不了。关于骨盆与腰椎的力学关系,我们要先讲讲什么是下交叉综合征。
我们先看看与骨盆运动相关的肌肉:完成屈髋动作的主要肌肉是髂肌和腰大肌,合称髂腰肌(图1、2)。完成伸髋动作的主要肌肉是臀大肌(图3)。需注意,臀大肌除了伸髋关节,还有外旋髋关节的作用(图4),这一点在后文要用到。髂腰肌和臀大肌是主动肌和拮抗肌的关系。

图1 腰大肌,屈髋(图片引自3dbody)

图2 髂肌,屈髋(图片引自3dbody)

图3 臀大肌,伸髋(图片引自3dbody)

图4 臀大肌,外旋髋关节(图片引自3dbody)
人们长期坐姿,髋关节长期处于屈曲位,会导致髂腰肌短缩(图5)。由于谢灵顿定律(sherrington's law,也称交互抑制)的作用,拮抗肌的紧张,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下,会使主动肌受到抑制,从而使肌力减弱。髂腰肌短缩,肌张力升高,会抑制臀大肌肌力,从而导致骨盆前倾(图6)。骨盆前倾形成后,人体在直立体位下,为维持平衡,竖脊肌会紧张使腰椎后伸,而竖脊肌紧张又会在谢灵顿定律作用下抑制与其拮抗的腹肌肌力,从而形成下交叉综合征(图7)。

图5 长期坐姿导致髂腰肌短缩

图6 骨盆前倾(图片引自baijiahao.baidu.com)

图7 下交叉综合征(图片引自m.sohu.com )
【痉挛性疼痛与痉挛性无力】
上述的下交叉综合征,随着时间延续,竖脊肌持续紧张,肌肉组织缺血缺氧加剧,局部出现炎性渗出、组织粘连等炎性改变,会产生痉挛性疼痛。同时,长期的肌紧张还会增加腰椎关节负荷,加快关节软骨退变。
慢性腰痛的患者,除了腰部酸痛、腰肌僵硬紧张外,往往还会表现为肌力的下降,这一点在腰痛患者腰部肌力的肌电检测中表现的较为明显。肌肉组织的力学特性表现为,轻度紧张的肌肉可以释放更大的收缩力,但过度紧张的肌肉,其收缩力反而下降,这就是痉挛性无力。
竖脊肌无力会影响腰椎关节的稳定性,所以有很多锻炼体式用以增强竖脊肌肌力,例如飞燕练习、拱桥练习等。但对于痉挛性无力,直接的肌肉收缩性练习,不仅无助于改善肌力,还会加重肌肉痉挛和疼痛症状。
改善痉挛性无力,还是先要消除肌肉痉挛。局部的放松按摩、理疗,以及腰肌拉伸有助于改善症状,但根本上还是要消除骨盆前倾。如何消除骨盆前倾呢?
【自我康复锻炼方法】
髂腰肌拉伸和臀大肌肌力练习可以改善骨盆前倾,纠正腰椎骨盆力学位置关系;练习臀大肌的同时,也可增加下腰部肌群的肌力,增强腰椎稳定性。
1.髂腰肌拉伸: 练习者一侧下肢前伸,屈膝屈髋,足部踏于凳上,另一侧下肢髋关节后伸,膝部伸直,上身下压,拉伸髂腰肌。

2.臀大肌练习1—拱桥:拱桥练习,也称五点支撑。此式主要练习腰背部、臀部的伸肌耐力。10次/组,2-3组/天。练习时注意腹肌要适度紧张,同时保持正常呼吸,不要屏气。腰部避免过伸和伸展不足。练习时,可以一条带子束于双侧大腿上,这样可使臀部肌群的外展力更好的作用于腰部。

3.臀大肌练习2—虎式(鸟狗式):此式主要练习腰背部、臀部的伸肌耐力,同时可提高神经反射速度和肌群协调性。10次/组,2-3组/天。双侧下肢交替练习,亦可重点练习患侧。注意腹肌要适度紧张,同时保持正常呼吸,不要屏气。

最后划下重点:腰肌紧张无力,不能只是简单地锻炼腰肌,而是需要通过调整骨盆前倾进行整体调节,否则不仅无法增强腰肌力量,还会加重腰肌紧张。拉伸髂腰肌、增加臀大肌肌力,可以有效调整骨盆前倾。
本文是房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