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总是尿床,怎么办?
遗尿症又称为夜间尿失禁或尿床,是指5岁以上儿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常在晚上睡眠时反复出现不自主的排尿现家。
国际疾病分类把遗尿症定义为5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发生2次夜问睡眠中不自主漏尿症状,7岁及以上儿童每月至少尿床1次,且连续三个月以上,没有明显精神和神经异常。

遗尿症的发生率
2015年调查显示,我国遗尿症的发病率与10年前相比,5岁儿童发病率由11.8%上升到15.3%,5-18岁儿童发病率由4.07%上升到7.88%,可见儿童遗尿症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男孩患病率高于女孩。部分患者可随着年龄增大,遗尿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
病因
原发性遗尿症的发病原因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生理发育延迟和心理因素等共同作用导致的。
症状
遗尿症多数自幼发生,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除了睡眠时尿床外,还常同时伴有下尿路的症状。夜间睡眠中尿床是所有遗尿症患者的共同表现,患者睡眠过沉,难于唤醒,常尿湿或醒后才察觉,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白天睡眠中也可发生遗尿。
部分患者除尿床外,可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失禁 尿细流等症状。
遗尿症患者多表现为自卑、焦虑 社会适应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心理和行为问题,可持续到成人。
一般治疗
心理治疗
家长必须正确认识遗尿的病因,意识到遗尿不是患儿的过错,避免指责患儿,鼓劢患儿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帮助患儿树立治疗的信心,减轻患儿心理负担。
作息餐饮调节
?帮助患儿制定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
?白天适当多饮水,睡前2~3小时限制液体和食物的摄入;
?避免食用寒凉、高糖、含茶碱等的食物或饮料;
? 晚餐早吃,推荐清淡饮食,少盐少油,饭后不要剧烈活动或过度兴奋。
排尿行为治疗
?教育患儿规范的如厕习惯;
?监督患儿养成白天规律排尿的习惯;
?养成睡前排空膀胱的习惯。
觉醒训练
?夜间不要随意唤醒患儿起床排尿;
?摸索患儿夜间排尿规律,在膀胱涨满时唤醒患儿排尿;
?排尿时,将患儿唤醒至清醒状态下,在卫生间排尿。
遗尿报警器
安放在床铺或内裤上,当遗尿发生有少许尿液漏出时即可同生发出声响或震动的警示,从而唤醒患儿感受尿意起床排尿。
?适应证:每周尿床≥2次,每晚遗尿不超过2次的患儿,可以考虑使用。
?疗程:常需要连续使用2-4个月,或者连续使用14天不尿床。
?疗效:一般使用8-10周起效,治愈率为30%-87%,复发率为 4%-55%。
?注意事项:每晚都要坚持使用,家长夜间不必提前唤醒患儿,初起时可能需要家长辅助训练完成。

药物治疗
在上述治疗都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选择,需在医务人员指导下治疗,药物包括:去氨加压素、抗胆碱能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等。
预后
小儿遗尿症具有自愈倾向,随着年龄增加每年约有15%的患儿可以自愈,但是部分患儿症状持续时间很长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发育,有1%-2%的患儿可持续至成年。
多数患儿经过治疗后可完全治愈,即使复发,二次巩固治疗也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本文是张建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