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出生2天宝宝的“蛋蛋保卫战”
潍坊市中医院东院区医、麻、护团队多学科协作,成功为出生后2天的新生儿宝宝实施“睾丸扭转复位+固定术”,创下了麻醉和手术新记录:年龄最小(出生后48小时)、体重最轻(2.9公斤)。
【病情简介】
宝宝出生后,因“吸入性肺炎”和“低氧血症”住东院区新生儿科监护病房治疗。出生后44小时左右,细心的主治医师发现患儿烦躁、哭闹,查体发现右侧阴囊红肿。
【多学科快速反应】
彩超检查提示右侧睾丸血流信号减弱、睾丸扭转可能。泌尿外科王永传主任和都靖副主任会诊后认为:睾丸扭转复位成功的“黄金期”为6小时以内,睾丸扭已经4小时,如不紧急探查治疗,有可能导致睾丸坏死,应该争分夺秒立即实施探查手术。
麻醉科徐有国主任与李霞副主任立即研究麻醉方案:患儿体重仅有2.9千克、出生仅48小时、生理条件发育不健全,若实施全身麻醉,存在误吸、气管痉挛、循环耐受差,有加重肺炎和脑缺血缺氧的风险,且术后管理难度大。综合分析各方面利弊,决定为此患儿实施“浅静脉麻醉复合下骶管阻滞麻醉”,保留患儿呼吸不进行气管插管。
一场多学科联动的“保蛋”行动立即展开!
面对患儿痛苦的表情和弱小的身体,医护团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新生儿科李云华副主任协助进行围手术期准备,力争尽快解除其痛苦。
【精准麻醉】
准备工作就绪,患儿进入手术室,鼻导管吸氧,严密监护生命体征,在浅静脉麻醉下保留自主呼吸,李霞副主任医师辅助摆放好患儿体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骶裂孔穿刺,一气呵成顺利完成骶管阻滞,宝宝“平静入睡”。麻醉完善后,患儿提睾肌松弛,疼痛刺激无反应,自主呼吸顺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微创手术】
王永传主任和都靖副主任轻柔地进行手术操作,术中确诊右睾丸发生鞘膜外型扭转。迅速将扭转的睾丸复位,温盐水湿敷5分钟后,暗红色的“蛋蛋”逐渐变得粉红色,睾丸血流恢复,“保蛋”成功!为确保安全,手术专家通过一个仅2cm的小切口快速为患儿完成了双侧睾丸固定术。
手术成功!在场的所有人都非常地高兴,此前所有的压力在此刻都化为欣慰和激动。

【安全回“家”】
手术结束后,早已等候在手术室的新生儿科李云华副主任和张静护士长等立即从麻醉和手术团队手中接过小宝宝,用新生儿暖箱将宝宝接回监护室进一步精心照护。术后1周小宝宝顺利康复出院。
【价值意义】
此次手术创下了东院区麻醉和手术新记录:为年龄最小、体重最轻的患儿独立完成麻醉和“睾丸扭转复位+固定术”手术。
围绕该新生儿的精准诊疗,东院区新生儿科、超声科、泌尿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医护团队齐心协作,快速反应、有条不紊。术前超声诊断准确,术中麻醉精准安全,手术微创迅速,术后监护治疗措施得当,整个围手术期无缝隙衔管理,体现了潍坊市中医院多学科合作诊疗的规范化和整体水平达到新高度。
【温馨提示】

睾丸扭转,发病高峰期为婴儿期和青少年期。
新生儿睾丸扭转坏死可发生于产前和产后。因为新生儿睾丸扭转阴囊疼痛表现不明显,但是病情进展迅速,诊断和处理不及时将会导致睾丸坏死。
【病程分期】
睾丸扭转的黄金救治时间为6小时以内,超过6小时扭转睾丸的救治成功率将大大降低。若超过24小时,往往面临睾丸坏死和切除睾丸。
【治疗措施】
对于高度怀疑睾丸扭转的患儿,应急症行手术探查,尽可能挽救扭转的睾丸。如睾丸缺血时间较长坏死,需行睾丸切除手术。
【专家提醒】
家长在护理婴幼儿宝宝时,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高度警惕睾丸扭转,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
1、蛋蛋痛:突发单侧睾丸疼痛,可伴有下腹部及腰部疼痛,活动后加剧,平卧休息不缓解。
2、阴囊肿胀、皮肤发红、触痛明显。
3、抬高阴囊时疼痛加剧。
4、超声检查:睾丸血流信号减少或消失,最具有诊断价值。
本文是王永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