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拥有一个饱满圆润的耳垂?
作者:何爱娟 审核:张天宇
很多老百姓认为耳大有福,耳垂饱满圆润更是寓意着福泽深厚。遗憾的是并非人人都能拥有完整、圆润的耳垂。因为先天因素、外伤、肿瘤或耳饰品损伤等使得有些人出现耳垂畸形、撕裂、甚至是缺如。耳垂的缺陷不仅不能凸显个人的形象与气质,同时也被认为少了几分福气。女性朋友可以通过留长发来掩盖畸形的耳垂,对于大多数短发的男性朋友而言,畸形、缺如的耳垂就无处可藏了。耳垂不仅是耳朵的一个重要组成结构,同时还是很多女性朋友佩戴耳饰品的重要载体。精美的耳饰品不仅可以凸显女性的柔美气质,还能彰显个性。但是,一旦出现垂耳畸形或缺如,耳饰品便无用武之地了。这对很多朋友而言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因此,如何拥有一个完整、饱满圆润的耳垂一直困扰着这部分朋友。
那么,耳垂畸形或缺损能不能治疗呢?治疗的方法又有哪些?治疗后能不能恢复正常形态?这些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通过一些病例分享,来跟大家谈一谈耳垂畸形的分类、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等话题。
1.耳垂畸形的分类
耳垂畸形的形态千变万化,严重程度也不一样。那么,我们能否对这些形态各异的畸形耳垂进行分类呢?一般来说,根据耳垂畸形的发病时间可以分为先天性畸形和后天性畸形。出生就出现的耳垂畸形或缺陷即为先天性畸形;因为外伤、肿瘤、耳饰品损伤等导致的畸形称为后天性畸形。很多爸爸妈妈看到孩子有着跟别的孩子不一样的耳垂,常常会非常自责。其实,先天性耳垂畸形主要由胎儿的发育异常所导致,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病因也不是很明确,因此很难预防。所以,家长们也就不必太过自责啦。对于先天性耳垂畸形,如下图所示,我们团队根据耳垂畸形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I-III度,I度最轻,III度最重。对耳垂畸形进行分类,目的是为了指导我们治疗,因为不同类型的耳垂畸形,治疗方法也不完全一样。

2.先天性耳垂畸形的治疗
先天性耳垂畸形主要有两种治疗手段,一种是非手术治疗,另一种是手术治疗。对于I度的单纯耳垂裂畸形,如果出生后1月内就诊,通过耳模矫正是有希望恢复耳垂的正常形态。这个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较好。但是也具有局限性,仅适用于月龄很小的轻度耳垂裂宝宝。那么错过最佳的耳模矫形治疗时间了怎么办呢?或者耳垂畸形程度比较重的孩子是不是就没有办法了呢?

家长们不用太担心,对于错过了最佳耳模矫正时期或中重度耳垂畸形的孩子,我们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来矫正。与耳模矫正相比,手术治疗虽然有一定创伤,但适用范围广,对各种年龄段、不同程度的耳垂畸形患者都适用。但说到手术治疗,很多家长会非常担心地问:手术的创伤会不会太大?术后会不会很痛?术后的治疗效果能不能有效改善外形?其实,手术治疗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可怕,手术中我们有很多镇痛措施能保证患者的安全。此外,手术的创伤一般不会太大、术后也不会有太明显的疼痛感,因为手术过程中我们会尽可能的保护好周围正常组织,操作也会非常轻柔。因此,一般来说术后孩子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或不适。关于手术效果,从下列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耳垂畸形患者通过手术治疗是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的耳垂形态。对耳垂畸形十分严重且复杂的患者,尽管手术不一定能完全恢复耳垂的饱满形态,但我们会最大限度的改善畸形外观。

先天性耳垂畸形手术治疗前后效果对比
3.后天性耳垂畸形的治疗
后天性耳垂畸形,是指孩子出生时耳垂是正常的,后期由于耳饰品损伤、外伤、肿瘤、耳垂瘢痕疙瘩等因素导致了耳垂出现畸形或缺损,以成年人多见。其中,耳饰品损伤占后天性耳垂畸形很大的比重,主要的原因是长期佩戴过重过大的耳饰品、或是耳饰品被暴力撕脱导致的耳垂撕裂,这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日常防护来预防耳垂畸形的发生。但外伤、肿瘤、耳垂瘢痕疙瘩等导致的耳垂畸形就很难预防了。但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耳垂畸形,这一类型的畸形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通常能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由于这一类患者大部分是成年人,因此十分关心术后的恢复时间。一般来说,术后恢复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畸形的严重程度。对于轻度的耳垂畸形患者而言,由于术中无需获取周围组织进行修复,因此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效果也较好。对于较严重且复杂的耳垂畸形患者而言,术中则需要获取周围组织进行修复重建,创伤会相对大、恢复时间也相对长。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耳垂瘢痕疙瘩具有类似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可侵犯周围正常组织、具有复发倾向),因此单纯的手术治疗可能不够,术后还需要辅助放疗或是瘢痕内药物注射。

综上所述,耳垂畸形可分为出生就存在的先天性耳垂畸形和后天获得性耳垂畸形。轻度的小月龄患儿可考虑耳模矫正治疗,矫正一段时间后有望恢复正常耳垂形态。对较严重的先天性耳垂畸形和后天性耳垂畸形的患者而言,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治疗效果与耳垂的畸形程度和复杂程度有关,部分患者治疗后可完全恢复正常的耳垂形态,而部分患者则以改善畸形外观为主。总而言之,不管是哪一类型、哪种原因导致的耳垂畸形,只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都有望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