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栗琦
栗琦 主任医师
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 精神科

老年抑郁症的特点及治疗和预防

539人已读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从疾病造成的生活质量损害和职业功能下降等方面来评价疾病负担,抑郁症在我国仅次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排在所有疾病负担第二位。

一、老年抑郁症的诊断

根据ICD-10关于抑郁症的诊断分为核心症状和附加症状,即:1.情绪低落?存在于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里,且几乎每天如此,基本不受环境的影响。2.兴趣缺乏?对平日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3.乐趣丧失?失去愉快感。附加症状:1.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2.自我评价和自信降低;3.自罪观念和无价值感;4.认为前途暗淡悲观;5.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6.睡眠障碍;7.食欲下降。但是,老年人由于躯体衰老、多病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等特点,在临床表现上略有不同:1.以躯体疾病的症状为主要症状,对身体疾病的关注超过了实际得病的严重程度;2.明显的记忆力下降;3.兴趣下降4.自信心下降产生自责、自罪;自伤、自杀,甚至会发生坚决的、有计划地反复自杀;

老年郁郁症多发于年龄在六十岁以上老年人,老年群体因机体功能退化等原因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失调,出现生理、生理多方面的异常,与青壮年抑郁症患者存在较大不同。老年人抑郁症发生的诱因多为生理功能影响诱发心理方面精神障碍,与家族病史、性格、年龄等因素无关,躯体疾病为主要诱发因素。临床表现主要以各类认知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症状为主,与青壮年抑郁症患者存在较大差别,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躯体因素方面,老年组33例,中青年组19例,证实了躯体因素为老年郁抑症患者主要诱因。由于老年抑郁患者可能患有其他慢性疾病,而这些慢性疾病的治疗相对较缓慢,甚至不愈,进而使患者产生恐惧及焦虑心理,导致过分注重躯体。因为躯体的不是使得患者不能够正确认识该病,部分患者过分估计了疾病的重要性,甚至产生了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使自己远离亲人,并对亲人产生不信任,就容易出现妄想等临床症状。加上老年患者身体机能已逐渐下滑,极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妄图采用自杀来摆脱痛苦。而这种行为是及其不明智的。由于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使得老年抑郁症患者在临床上以妄想、无用感、食欲减退、激越、躯体不适、记忆下降等症状为主。本次研究也充分证实了该观点,在这些特点上老年与青壮年存在较大差异。

二、治疗用药??

老年人与青壮年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决定治疗中要在坚持一般原则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特点合理用药。老年人身心特殊性意味着个体化用药、合理用药是必须,用药剂量要酌情递增或递减,以免产生停药反应;老年群体肾脏排泄功能减退,药物代谢率变低会延长半衰期,所以,采用低剂量多次用药方法予以控制;考虑到老年人多伴有各类原发性疾病,用药时要注意药物间的互相影响与作用,选择不良反应较小的药物;面对复发问题要采用持续疗法。药物具体选择方面,目前主要以三环、SSRI及其他新型药物为主。本次研究中,老年组患者33例,而中青年组19例,有显著差异。SSRI类(如氟西汀、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舍曲林、西酞普兰等)不良反应较小,患者耐受好,安全性高,较适宜老年患者使用;三环类(丙咪嗪、氯米帕明氯丙米嗪、多虑平等)不良反应较多,会导致口干、便秘、视物模糊、心动过速等加重老年患者躯体症状甚至引起谵妄,降低治疗依从性,治疗时要慎用;其他新型抗抑郁剂如文拉法新、米氮平曲唑酮等,与三环类相比,起效快、耐受好、不良反应少,相对较为安全,可根据患者病情有针对性的应用。

综上所述,躯体疾病是导致老年人郁抑症的重要因素,临床表现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自主神经症状为主,治疗用药要慎重选择,提升用药依从性。?

三、老年抑郁症的预防

抑郁症具有相当严重的危害性,较多的人会出现抑郁症的症状,从而困扰到了患者的生活,积极的预防才能减少抑郁症的出现,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抑郁症的预防措施是什么呢?

1、抑郁症的预防应坚持合理运动:运动能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疏泄负性心理能量,有效防止抑郁症的发作,运动还有助于增强体质,产生积极的心理感受,能较快地提高情绪、消除抑郁的一系列症状。

2、抑郁症的预防应避免不良事件影响: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挫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心理素质锻炼:保持良好的沟通意愿和多种自我表达模式,拥有良好的睡眠品质,培养温和、朴实的生活态度,进行适当的休闲运动,有意识地停止不良情绪和思考,不断地自我充实准备并保有一颗期待的心。

3、子女的关爱和陪伴:退休后,有些老人顿感空虚,每天数着时间过日子,这样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此时需要子女们经常通过电话、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不能因为退休而褪色,鼓励他们跟邻居、老同学、老同事多联系、多交流。


栗琦
栗琦 主任医师
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