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岳堂 三甲
李岳堂 营养师
甘肃省康复中心 营养科

缺铁性贫血·发病率高危害大,亟需重视并立即行动!

2043人已读

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人体内发挥重要作用。但铁缺乏却一直长期困扰着我们,铁缺乏是发达国家唯一一种营养缺乏症!

缺铁性贫血(IDA)主要是由于铁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导致血清铁明显减少、储存铁极度减少、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不同程度减低所引起的一种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也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病。

铁缺乏症和缺铁性贫血是广泛影响世界各国的重要健康问题,累及约20亿人。距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多达80%的人口缺铁。

  • 英国21%的11-18岁女性青少年和18%的16-64岁女性缺铁。
  • 法国29%的2岁以下儿童缺铁。
  • 美国9%-11%的16-49岁未妊娠女性缺铁。
  • 我国第四次营养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居民贫血的患病率为20.1%,其中一半为缺铁性贫血。

二、缺铁性贫血易发人群

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人群:婴幼儿、儿童、孕产期、哺乳期、育龄期妇女、老年人、消化道疾病、肾功能衰竭、肿瘤患者、慢性失血、素食者等。

三、常见症状

1、早期常表现为眼花、耳鸣、乏力、心悸、体力活动后出现气促;


贫血逐渐明显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兴奋、烦躁、激动,皮肤、黏膜苍白是最突出的体征。食欲减退、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性冷淡等症状出现。


有时出现上皮组织异常所产生的症状。明显贫血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出现心率加快、心排出量增加、心脏扩大。


严重贫血可引起贫血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还会影响身体各个系统,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是极大的。

2、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常伴随智力发育异常、行为异常、异食癖、认知能力和精神集中能力差等。

3、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4、消化道改变,如舌乳头萎缩、口腔炎、萎缩性胃炎等。

三、缺铁性贫血的危害

《柳叶刀》发表的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是全球第五大高发疾病(人数可高达12.4亿)、第四大导致伤残损失寿命年最高的疾病。

四、治疗

治疗原则和方法是消除病因及用铁剂治疗。

1、首选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枸橼酸铁铵等,剂量以元素铁计算,为每天6mg/kg。同时宜加服维生素C,以利铁的吸收和利用。

铁剂餐后服用胃肠道反应小且易耐受。口服铁剂后,先是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多,高峰在开始服药后5~10天,2周后血红蛋白浓度上升,一般2个月左右恢复正常。

铁剂治疗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至少持续4~6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以补充铁贮备。若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或吸收障碍,可用右旋糖酐铁肌内注射,首次给药需用0.5ml作为试验剂量,一小时后无过敏反应可给足量治疗,每次50mg-0.1g(Fe),1-3日一次。注射用铁的总需量(mg):(需达到的血红蛋白浓度一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0.33×患者体重(kg)。


2、可选择补铁和改善贫血症状的营养补充剂,如: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属于新型有机铁,无铁腥味、无胃肠道刺激性、吸收利用率高,补铁效果非常明显。

3、膳食补充:中国营养学会指出,成人膳食铁的推荐摄入量为男性12 mg/天,女性20 mg/天,最高摄入量为42 mg/天。

含铁丰富的食物有:猪血、鸡血、猪肝、牛羊猪肾、鸡胗、瘦肉、大豆、黑木耳、芝麻酱、干果等。

缺铁性贫血需要营养管理和治疗的朋友,可以通过好大夫平台联系我。

李岳堂
李岳堂 营养师
甘肃省康复中心 营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