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肠科常见疾病——痔病(痔疮、内痔、外痔、混合痔)——科普篇+专业篇+预防篇
痔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它虽不致命,但是它发作后常常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痔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早在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痔”的描述,而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就有:“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痔的完整病因病机描述。
关于痔的发病原因到底有哪些呢?现代医学认为痔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学说:1.肛垫下移学说;2.血管增生学说;3.静脉曲张学说。我们认为无论哪种学说都不能完整解释痔的病因,三种学说间都互相关联。而我国多数医家认为:痔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1.解剖学因素;2.遗传因素;3.职业因素;4. 饮食不节、局部刺激或不良排便习惯;5.痔静脉压力改变;6.腹内压力增高;7.肛门局部感染。

痔可以简单的分为三类:内痔、外痔、混合痔。

痔的症状:1.便血:一般为内痔出血,外痔破裂时才会出血;颜色常为鲜红色。轻微表现为手纸带血;中度为大便时滴血而下,严重时就会出现便时喷血而出。2.脱出:一般为II度内痔及以上才会出现大便时肛门肿物脱出,便后痔体可收回肛内,严重者便后需手托回纳,更有甚者则不能回纳。3.疼痛:内痔一般无疼痛,外痔发炎或者内痔脱出不能回纳引起嵌顿时才会出现肛门疼痛。4.粘液流出:一般为痔核较大或反复发作及肛门括约功能不全时才会出现粘液流出。5.瘙痒:瘙痒常伴有粘液流出,刺激肛周引起瘙痒,严重者可引起肛周湿疹反复发作。

哪些肛门直肠疾病需与痔病鉴别?
1.绒毛乳头状瘤:多为直肠颗粒状突起,指检时质地较硬,但基地较软,常需专科医生检查明确。
2.直肠癌:便血颜色紫暗,指检病灶局部质硬,表面凹凸不平,且活动度差,疾病早期可无明显异常表现,晚期常伴有恶臭黏液、消瘦。
3.肛乳头肥大:病变体积小,常不易发现,表面灰白色,位于齿线处。
4.直肠脱垂:脱出部分呈圆锥或圆柱形,而痔脱出常为块状。
5.肛裂:便血,疼痛呈周期性,便时疼痛剧烈、便后疼痛加剧后逐步缓解,肛管有裂口。
6.各类消化道出血:血色深紫,建议行电子结肠镜检查鉴别。

痔的治疗:我们秉承并坚持“没有症状的痔病无需治疗,有症状的痔病主要是缓解症状”、“能用食物解决的绝不用药物,能用药物解决的绝不用手术”的原则。
外用药的适应症:偶尔发作的痔病(一年发作6次以下者),我们建议使用药物治疗。痔病发作有肿痛、瘙痒时,可予我科熏洗散外洗。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院内制剂 熏洗散
外洗后外涂熊珍软膏、二黄解毒软膏或麝香痔疮膏,最后将熊珍栓或马应龙痔疮栓塞入肛内,可以有效控制痔病症状。

其中,熊珍栓、熊珍膏、二黄解毒软膏属于院内制剂,只有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才有。

内服药适应症:可以使用改善血管循环的地奥司明片,也可服用中药调理大便形状、质地以减轻痔的症状。
注射疗法适应症:II、III度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1977年5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史兆歧教授牵头,成都中医药大学曹吉勋教授、贵阳中医学院彭显光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黄乃健教授参与研发的消痔灵注射液。
一般三种人群需要手术治疗:
1.有痔病需要怀孕的女性患者。由于怀孕时逐渐增大的胎体会压迫肛周静脉的回流,从而加重痔病的发生与发展。但由于孕期用药受限,所以女性在怀孕前,可考虑行手术治疗后再怀孕。
2.使用药物不能控制症状者,或者一年症状发作6次及以上者。因为反复发作常影响工作与生活,长期生活质量与体验较差,因此我们建议行手术治疗。
3.60-70岁左右的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加,机体肌肉粘膜逐渐松弛,肛门部也不例外。肛门松弛会引起痔病代偿性长大,从而加重痔病的症状,所以60-70岁左右的老年人我们建议行手术治疗,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年龄大了出现肛门的控液控便差,并且年龄越大,基础疾病的增加手术风险也会更大。

手术方式的选择:
1.最常见的手术方式外剥内扎术,同时也称为M-M术,是我国经典术式也是应用最多的术式。
2.胶圈套扎术,是国际痔病指南推荐术式,推荐证据等级为1A。运用套扎器将内痔套扎,既可以提升脱垂的外痔部分,也可以套扎内痔部分,使其缺血坏死脱落,解除便血症状。
3.其他术式暂不推荐。
二者常相互配合使用,每种手术方式都有其适应症。
我们认为,痔病手术中的“微创”,是在痔手术中尽可能地减少手术损伤,尽可能减少术后痛苦,取得更好疗效的一些技巧和理念的体现。术式不是区分是否是微创手术的依据;如果手术能尽可能减少损伤,痛苦轻,恢复快,就是微创手术,即使是传统的外剥内扎术也是微创手术。最后借用我的导师黄德铨老师以及师爷曹吉勋教授经常嘱咐的一句话:肛肠科手术要做到“手上无刀,心中有刀”的状态。
不是所有的痔病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也不是所谓的“微创手术”就是真的微创。每个患者有其特异性与个体差异性,循证医学是由患者、医生、现有的医学证据三者共同来决策的。个人认为,虽说肛肠疾病多属于择期手术,但是择期也有其最佳的择期,过早与过晚都不是对患者的最大获益,因此我们需要循证医学来指导我们临床实践。
痔的防治:1.控制饮食,少食辛辣刺激食物;2.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泻或便秘;3.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卫生;4.长期坚持提肛锻炼。
本文是周策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