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坤 三甲
刘坤 主任医师
咸阳市中心医院 耳鼻喉科

与耳朵有关的眩晕,您了解吗?

700人已读

在3月3日爱耳日来临之际,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您的耳朵健康带去帮助!

眩晕是人体感觉自身或外界物体发生运动,是一种主观位置性错觉。4大系统前庭系统、本体感觉系统、视觉系统以及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共同参与,维持机体的平衡。引起眩晕的疾病有80多种,涉及多学科。

而70%的眩晕为外周性,即外周前庭病变所致,也就是和耳朵相关的耳源性眩晕。患者急性发病时感天旋地转,不敢睁眼,不敢活动,多数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现象。

临床上常见的与耳朵相关的眩晕疾病主要如下,尤其前4种最多见。

1.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2.梅尼埃病

3.突发性耳聋伴眩晕

4.前庭神经炎

5.迷路炎

6.耳带状疱疹(Hunt综合征)

7.颞骨横行骨折

8.听神经瘤

9.耳硬化症

10.迟发性膜迷路积水

11.外淋巴瘘

12.上半规管裂综合征

13.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14.前庭药物中毒

这些疾病的特点及区别是什么呢?

1.耳石症(BPPV,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主要与体位头位变化有关,在特定头位时诱发出现短暂的(数秒钟,不超过1分钟)眩晕伴眼球震颤,无听力下降及耳鸣。变位试验为主要诊断方法,Dix-Hallpike试验确定后或前半规管耳石症,滚转试验确定外半规管耳石症。根据不同类型耳石症给予不同的耳石复位治疗。

2.梅尼埃病: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渐进性听力下降,耳鸣,耳胀满感。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前庭神经抑制及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综合治疗为主,症状发作频繁剧烈、耳鸣耳聋严重者行手术治疗。

3.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突然出现的不明原因的感音性耳聋,通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内,听力降至最低点。可能与内耳供血障碍及病毒感染有关。在耳聋前先有高调耳鸣,一般单侧发病多见,发病后几天内约半数患者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耳周沉重麻木感。早期激素、神经营养、血管扩张剂、溶栓等治疗,约有30%患者能获痊愈。

4.前庭神经炎:又称流行性眩晕,与病毒感染有关。以突发眩晕,向健侧的水平旋转自发性眼震,恶心呕吐为特征,眩晕持续数天甚至数月,无听力下降和耳鸣。给予抗组胺、抗病毒、激素及前庭康复治疗。

5.迷路炎:又称内耳炎,是化脓性中耳炎较常见的并发症,分为局限性迷路炎(迷路瘘管)、浆液性迷路炎和化脓性迷路炎,前2者使用抗生素、激素等控制炎症后行乳突手术,化脓性迷路炎需大剂量抗生素控制下即行乳突手术。

6.耳带状疱疹(Hunt综合征):系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特征为剧烈耳痛后耳廓出现充血伴簇状疱疹,疱疹出现后不久,出现同侧周围性面瘫,程度严重且不可逆,预后差。抗病毒、激素、血管扩张剂、抗生素、B族维生素等药物治疗,半数需行面神经减压手术。

7.颞骨横行骨折:伤及内耳迷路前庭,常伴有严重眩晕、自发性眼震、耳鸣、耳聋和面瘫。预防控制感染,治疗颅脑损伤,病情稳定后行手术探查。

8.听神经瘤:因多起源于内听道前庭神经鞘膜的施万细胞,又称前庭神经鞘瘤,是耳神经外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早期症状为单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及前庭功能障碍,但仅表现为轻度头晕、不稳感。根据肿瘤大小、累及的部位(内听道内、桥小脑角、脑干)、听力情况、年龄等选择相应的治疗,如观察、放疗及手术切除。

9.耳硬化症:中耳骨质异常增生引起的自发性眩晕,与传导性耳聋相关。

10.迟发性膜迷路积水:先有单耳或者双耳听力下降,一至数年后出现发作性眩晕。

11.外淋巴瘘:蜗窗或前庭窗自发性或者继发性(手术、外伤等以后)出现,为波动性听力减退,眩晕及平衡障碍。

12.上半规管裂综合征:常由强声或外耳道压力变化引起眩晕,主要表现为低频传导性耳聋,骨导听阈超敏,有些患者会听到心跳及关节的声音。

13.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为先天性内耳畸形,出生至青春期均可开始发病,女性发病率较高。主要症状为感音神经性耳聋,高频下降为主,少数出现发作性眩晕,或平衡障碍、共济失调等。

14.前庭药物中毒: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抗疟药、抗肿瘤药等等。眩晕起病慢,程度轻,持续时间长,可逐渐代偿而缓解,伴耳聋耳鸣。

橘黄色部分为我们人体最小的骨头,即3个听小骨:像蜗牛样的结构是耳蜗,耳蜗和3个半规管之间是前庭


刘坤
刘坤 主任医师
咸阳市中心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