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
关于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治疗大结节的骨片可以因为冈上肌的牵引而向上移位,也可以因为冈下肌和小圆肌的牵引向后内侧移位。向上的移位,在正位片上很容易发现。向后、向内的移位则在腋路位上容易发现,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做CT进一步检查。
大结节骨折移位超过1cm的患者,都留下了永久性的残疾,而移位在0.5cm或更少的患者,预后则较好。但现在观念认为对于年轻患者若移位>0.5cm,需行手术复位。
目前认为大结节复位位置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后期的外展肌力和肩峰下撞击症的发生概率。早期积极修复远比不愈合后再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要来得好。
对于大结节骨折伴随有脱位的患者,我们常常把着重点放在盂肱关节的脱位上,有时会忽略大结节的骨折。有作者进行过统计,在盂肱关节脱位的患者中,有7%~15%伴有大结节骨折。大结节手术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使用克氏针、螺钉、钢丝、钢缆等。目前,有报道采用关节镜引导的经皮复位技术取得了早期良好的随访结果。也有作者报道采用关节镜技术治疗急性创伤性盂肱关节脱位合并大结节骨折的病例【缝合桥式固定】。
虽然,关节镜技术已经今非昔比了。然而,许多作者认为对于骨折块比较小,有明显的移位,以及骨块有回缩的病例,还是需要进行切开复位手术的。当结节较粉碎或存在较小的撕脱骨折,螺钉固定相当困难时,可以使用8字缝合技术。报道认为,大结节的骨块越小,所取得的治疗结果就越差。大结节骨折可以被看作是骨性肩袖的撕脱,采用一般的肩袖修补入口就可以。当带有骨干部分的骨折,就需要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的入口。
康复:
大结节骨折术后,如果稳定性良好,则可以立即进行被动的前屈、钟摆样运动以及外旋训练。但是,主动的运动需要等到6周后或影像学上出现早期愈合的表现。
本文是孙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