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性瘫痪患儿认知功能障碍的外科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瘫患儿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至少50%的脑瘫患儿存在智力问题(IQ<70)。脑性瘫痪引起的大脑组织或结构不可逆变化,尤其纹状体—额顶叶连接的损伤,与注意力、记忆等认知功能的下降密切相关。
各个亚型(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混合型)脑瘫患儿均可能引起认知障碍,认知功能下降,会导致学习障碍,从而影响康复训练效果,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质量。
脑瘫患儿认知功能障碍的分类主要包括注意障碍、视知觉和空间觉障碍、记忆障碍、执行功能障碍等。由于多数患儿存在注意力障碍且合并视觉、听觉、言语等问题,其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目前研究认为经颅磁刺激(TMS)、高压氧等治疗技术,对合并视听觉及言语障碍的脑瘫患儿要求较低,在改善脑瘫患儿认知功能有着一定的效果。
经颅磁刺激通过影响脑内代谢及神经电活动而达到治疗目的,其可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促进脑循环提高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
高压氧综合治疗可通过高压纯氧环境,改善脑瘫患儿脑缺氧缺血情况,激发脑细胞活性,提高大脑再学习的能力,为后期多方面康复治疗奠定基础。
但不论是经颅磁刺激还是高压氧治疗,都属于间断性治疗,治疗期间效果较好,停止治疗后患儿会出现认知功能再次减退等现象。
神经功能调控手术是目前对于脑瘫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患儿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创伤小,不开颅,但既可以达到调节脑内神经递质、增加脑血供、改善脑组织微循环、提高脑细胞携氧能力及脑细胞自我修复能力,且术后可以长期稳定改善认知功能。
经过我科临床观察,对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儿进行神经功能调控手术,术前术后进行评估,患儿认知功能改善明显;且术后长期随访,患儿认知功能处于持续改善状态。

术前红色箭头处脑组织坏死后形成软化灶,术后脑组织生长发育软化灶消失;蓝色箭头处术前脑组织发育差脑外间隙增宽,术后脑组织发育,脑外间隙减小
本文是梁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