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赵卫良
赵卫良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 神经外科

简单实用的昏迷早期促醒技术---右正中神经电刺激

2604人已读

据统计,因为脑中风、煤气中毒、触电、车祸等原因,中国每年新增大量的长期昏迷者,其中30%-40%的患者有机会苏醒。对于长期昏迷患者,以往我们只能给予高压氧、针灸理疗等有限的手段促醒,效果不尽理想。而右正中神经刺激是出现的一种针对昏迷患者早起期促醒治疗的新技术,属于神经调控治疗技术领域。该技术原理采用特定低频电刺激正中神经,使α频域的波幅增大,诱导觉醒相关因子,神经递质,有促使大脑皮质广泛觉醒的潜能。

右正中电刺激:早期“催醒”安全有效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是目前国际上治疗外伤、脑血管病等所致昏迷的前沿性治疗手段,利用体表电刺激原理,在患者右侧腕部正中神经施加微弱电频电流,电刺激信号通过神经通路传到脊髓、脑干和皮层,可激发大脑自发分泌神经营养物质和神经递质,增加脑血流量,促进损伤的神经结构整合,促进昏迷“催醒”;对生命体征影响小,颅内压通常维持稳定,没有明显并发症出现。

右正中电刺激:选择的适应症

对于生命体征稳定,颅内无活动性出血,无严重心血管疾病伴心功能不全或心脏起搏器植入,无外伤后频发癫痫或有癫痫病史的严重颅脑创伤后意识障碍患者应早期应用电刺激促醒治疗方法。

右正中电刺激:操作简单易学

将电极置于腕关节掌面腕横纹上方2cm正中神经点处进行电刺激,由周围神经引入中枢神经,增强脑血流灌注,提高病灶局部血流量,从而改善昏迷患者意识水平。

右正中电刺激:专家推荐

2015年《颅脑创伤长期昏迷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中国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康复专家共识》 共同推荐正中神经电刺激疗法,安全有效,是昏迷促醒的新技术。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打开设备包,检查包内设备是否完整,包内设备如下:主机1部,电极连线2根,可充电电池2块,充电器一个,电极片若干个,主机透明套若干个,取出主机透明套一个备用。

2、从设备包中取出主机,打开电池后盖,取一块电池安装到主机内,安装电池时注意电池正负极的正确匹配。


3、打开主机电源键,检查主机上参数,当前参数为,频率40Hz, 脉宽300μs,刺激模式为NMS模式,设定单次工作时间为2小时。

4、取一根电极连线,将其一端与主机左侧通道相连接,然后将主机装在透明套中,取出一根,预先准备好的挂绳,将挂绳穿入到透明套的两个孔中,并打好结备用。

5、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患者右手手腕内侧治疗部位,待酒精挥发完全之后,取出电极片两片,一片贴在患者右手腕横纹肌处,另一片贴在腕横纹肌上方约4厘米处,保证两个电极片之间,相距至少1厘米。

6、将电极连线的红色端头,与靠近手指端腕横纹肌处电极片(远心端)相连接,将黑色端头、与靠近上臂端的电极片(近心端)相连接。

7、检查连接,确认无误后,开启电源,按左侧“+”键施加电流,通常使用电流范围为10~20mA,一般初始推荐15mA。

8、达到目标电流后,检查连接,无误后将透明主机套挂于患者床旁。

9、昏迷促醒治疗通常建议,每个患者每天治疗时长为6-8小时,可以连续治疗,也可以分成几个时段进行。

10、治疗时长完成后,首先关闭主机电源,然后将电极连线红色插头,和黑色插头,分别从电极片中取出收好,然后取下患者手臂上电极片,电极片取下后应贴在原塑料膜上,并将其装入塑料袋中收好,以备下次再用。取下电极片后,观察患者手臂上皮肤变化,轻揉按摩1~2min。结束此次治疗。在非治疗期间,电极片必须取下来单独保存,不建议一直贴在患者手臂上。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赵卫良
赵卫良 副主任医师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