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鑫
张鑫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冶医院 骨科

走路无力、踩棉花感--脊髓型颈椎病

309人已读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相对少见,但是颈椎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一旦发现,就建议手术治疗。


脊髓就好比是一根电缆,里面有很多电线,电线就是通到身体各个部位的神经。


当脊髓出现损伤,就相当于电缆中的部分电线出现断裂,不通电了,那这部分电线原本控制的身体部位就出现了功能障碍。


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越早手术,就能更多的保留还没有压坏的电线,越晚手术,那本来没断的电线也有可能会继续压断,出现更多身体部位的功能障碍。


但已经压断的电线是不能通过手术再次恢复通电的,断了就是断了,所以手术的目的并不是恢复脊髓功能,而是让症状停止发展。


当然,还是有部分患者在手术后感觉到之前的症状明显得到了缓解。


临床表现


脊髓型颈椎病的病程多进展缓慢,遇诱因后加重,部分人有外伤史,常与神经内科疾患混淆,甚至长期在内科治疗。


临床表现多为脊髓损害的相应症状,先从下肢双侧或单侧发沉、发麻开始,伴有踩棉花感,随之出现行走困难,下肢肌肉发紧,抬步慢,不能快走。双下肢协调差,跨越障碍物困难,双足有踩棉花样感觉。


自诉颈部发硬,颈后伸时易引起四肢麻木。有时上肢症状可先于下肢症状出现,但一般略迟于下肢。上肢多一侧或双侧先后出现麻木、疼痛。严重者写字困难、饮食起居不能自理,部分有排便、排尿困难。除四肢症状外,往往有胸以下皮肤感觉减退,胸腹部发紧,临床也称之为束带感,犹如一个带子勒着胸腹部。


体征最明显的是四肢反射亢进,下肢多明显,多呈双侧,也可有病理征阳性,如霍夫曼征。


影像学多表现为脊髓明显受压的征象。


超声引导下疼痛治疗技术,给长期处于病痛之中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微创、科学、疗效好的治疗选择。

张鑫
张鑫 副主任医师
上海中冶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