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允
王允 主治医师
医生集团-陕西 线上诊疗科

紧张型头痛

491人已读

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以往称紧张性头痛或肌收缩性头痛,是双侧枕部或全头部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约占头痛患者的40%,是原发性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周围性疼痛机制”和“中枢性疼痛机制”与紧张型头痛的发病有关。前者在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是由于颅周肌肉或肌筋膜结构收缩或缺血、细胞内外钾离子转运异常、炎症介质释放增多等导致痛觉敏感度明显增加,引起颅周肌肉或肌筋膜结构的紧张和疼痛。“中枢性疼痛机制”可能是引起慢性紧张型头痛的重要机制。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由于脊髓后角、三叉神经核、丘脑、皮质等功能和(或)结构异常,对触觉、电和热刺激的痛觉阈明显下降,易产生痛觉过敏。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可有中枢神经系统单胺能递质慢性或间断性功能障碍。神经影像学研究证实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存在灰质结构容积减少,提示紧张型头痛患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改变。另外,应激、紧张、抑郁等与持续性颈部及头皮肌肉收缩有关,也能加重紧张型头痛。

【临床表现】

典型病例多在20岁左右发病,发病高峰40~49岁,终身患病率约为46%,两性均可患病,女性稍多见,男女比例约为4:5。头痛部位不定,可为双侧、单侧、全头部、颈项部、双侧枕部、双侧颞部等。通常呈持续性轻中度钝痛,呈头周紧箍感、压迫感或沉重感。许多患者可伴有头昏、失眠、焦虑或抑郁等症状,也可出现恶心、畏光或畏声等症状。体检可发现疼痛部位肌肉触痛或压痛点,颈肩部肌肉有僵硬感,捏压时肌肉感觉舒适。头痛期间日常生活与工作常不受影响。传统上认为紧张型疼痛与偏头痛是不同的两种疾病,但部分病例却兼有两者的头痛特点,如某些紧张型头痛患者可表现为偏侧搏动样头痛,发作时可伴呕吐。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排除头颈部疾病如颈椎病、占位性病变和炎症性疾病等,通常可以确诊。ICHD-3最新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如下:

1.偶发性紧张型头痛(infrequent episodic tension-type headache)

(1)符合(2)~(4)特征的至少10次发作;平均每月发作<1天;每年发作<12天。

(2)头痛持续30分钟至7天。

(3)至少有下列中的2项头痛特征:①双侧头痛;②性质为压迫感或紧箍样(非搏动样);③轻或中度头痛;④日常活动(如步行或上楼梯)不会加重头痛。

(4)符合下列2项:①无恶心和呕吐;②无畏光、畏声,或仅有其一。

(5)不能归因于ICHD-3的其他诊断。

根据触诊颅周肌肉是否有压痛可分为伴颅周压痛的偶发性紧张型头痛、不伴颅周压痛的偶发性紧张型头痛两类。

2.频发性紧张型头痛(frequent episodic tension-type headache)

(1)符合(2)~(4)特征的至少10次发作;平均每月发作≥1天且<15天,至少3个月以上;每年发作≥12天且<180天。

(2)头痛持续30分钟至7天。

(3)至少有下列中的2项头痛特征:①双侧头痛;②性质为压迫感或紧箍样(非搏动样);③轻或中度头痛;④日常活动(如步行或上楼梯)不会加重头痛。

(4)符合下列2项:①无恶心和呕吐;②无畏光、畏声,或仅有其一。

(5)不能归因于ICHD-3的其他诊断。

根据触诊颅周肌肉是否有压痛可分为伴颅周压痛的频发性紧张型头痛、不伴颅周压痛的频发性紧张型头痛两类。

3.慢性紧张型头痛(chronic tension-type headache)

(1)符合(2)~(4)特征;平均每月发作≥15天,3个月以上;每年发作≥180天。

(2)头痛持续数小时或数天或持续不断。

(3)至少有下列中的2项头痛特征:①双侧头痛;②性质为压迫感或紧箍样(非搏动样):③怒或中度头痛:④日常活动(如步行或上楼梯)不会加重头痛。

(4)符合下列2项:①无畏光、畏声及轻度恶心症状,或仅有其一;②无中-重度恶心和呕吐。

(5)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根据触诊颅周肌肉是否有压痛可分为伴颅周压痛的慢性紧张型头痛、不伴颅周压痛的慢性紧张型头痛两类。

4.很可能的紧张型头痛

很可能的偶发性紧张型头痛:

(1)偶发性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中(2)~(4)特征仅一项不满足。

(2)发作不符合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3)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很可能的频发性紧张型头痛:

(1)频发性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中(2)~(4)特征仅一项不满足。

(2)发作不符合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

(3)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很可能的慢性紧张型头痛:

(1)头痛平均每月发作≥15天,3个月以上;每年发作≥180天,且符合慢性紧张型头痛诊断标准的(2)、(3)项。

(2)无畏光、畏声及轻度恶心症状,或仅有其一。

(3)不能归因于ICHD-3的其他诊断,但药物过量者符合药物过量性头痛任一亚型的诊断标准。

【治疗】

1.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对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特别是偶发性紧张型头痛患者,适合对症治疗。治疗可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可单一用药或复合制剂。但需注意切勿滥用镇痛药物,因其本身可引起药物性过度使用性头痛。

(2)预防治疗:对于频发性和慢性紧张型头痛应采用预防性治疗,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多塞平,也可试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巴氯芬等。

2.非药物疗法 包括松弛治疗、物理治疗、生物反馈和针灸治疗等,也可改善部分病例的临床症状。


王允
王允 主治医师
医生集团-陕西 线上诊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