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红叶
李红叶 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儿科

世界哮喘日,一起来正确认识哮喘

691人已读

2022年5月3日是第二十四个“世界哮喘日”,今年世界防治哮喘日的主题是“缩小哮喘照护上的差距(ClosingGaps in Asthma Care)”着重强调了哮喘护理在哮喘全程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在我国支气管哮喘已成为仅次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第二大呼吸道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是近些年来儿童及青年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控制率低等特点。

正确认识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可逆性的喘息和呼吸困难。如胸闷、气促、喘息、反复咳嗽等,急性发作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发作时间长短各异,从数分钟后至数小时,甚至几天。


哮喘急性发作导致的危害

1. 哮喘频繁急性发作或哮喘持续状态可能导致患者肺功能的下降,长此以往甚至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胸、甚至继发肺心病影响患者生命。

2. 哮喘频繁发作会造成患者身体精神上的痛苦,严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

3. 哮喘频繁急性发作的治疗费用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哮喘患者治疗的误区:

很多家长对于哮喘的认识经常出现各种误区,对哮喘治疗的误解妨碍了哮喘的有效控制,使很多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误区1:哮喘是一种儿童与青少年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哮喘可以自行痊愈。

误区2:哮喘只有发作时才需要治疗。误区3:哮喘患者不能参加体育运动。误区4:只有通过大剂量激素才能的到有效的控制哮喘。

误区5:哮喘应用激素治疗会有很大副作用

然而事实是哮喘 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甚至是老年人,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自行痊愈。除了呼吸道感染疾病诱发哮喘,哮喘是 不会传染的,但是哮喘有 一定的遗传倾向。在哮喘得到有效的控制,病情平稳后,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大部分哮喘都可以通过低剂量、规范的吸入激素治疗得到良好的控制,只有少数重症哮喘患者,需要高剂量的激素及其他多种综合治疗才能有效的控制哮喘。与全身应用激素不同,吸入用糖皮质激素的量是很小的,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是安全的。

哮喘的预防和治疗:

1.自我管理是控制哮喘发作的重要环节。


2.药物治疗是哮喘控制的核心。


重视哮喘的日常护理

在哮喘治疗中,日常护理往往容易被大家忽略,为此,2022年“世界防治哮喘日”的主题确定为“缩小哮喘照护上的差距”。该主题旨在呼吁全球的哮喘患者和医生采取行动,重视哮喘的日常护理,实现哮喘规范的治疗的全程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

1.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哮喘患者居家环境应时刻保持室内外空气的流通,,夏季保持通风凉爽,冬季温暖,阳光充足。避免接触到特殊的气味气体,出行可佩戴口罩。

2. 饮食清淡:哮喘患者需饮食清淡,且保证营养丰富,尽量禁食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等容易诱发哮喘发作的饮食。

3. 避免过敏原: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霉菌、狗毛、猫毛,花粉及蛋白、大豆、花生鱼虾蟹等易致敏食物,哮喘患者在生活及饮食上应尽量避免

4. 补充水分: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使呼吸道粘液屏障发挥最大保护作用,尤其在哮喘急性发作时,除用药物以外,要补充水分

5.适当体育锻炼:在病情平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些适宜的运动,例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车等。即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6.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心理压力大,精神紧张,情绪的剧烈波动等都可以诱发哮喘的发作。 因此,哮喘患者要正确认知自己的疾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家长也要鼓励参与孩子的治疗和预防,营造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保持心情舒畅,减少发作。

7.病情自我监测和管理: 哮喘儿童及家长平时要做好对病情的监测和管理,包括记录哮喘日记和正确使用峰流速仪,方便对病情变化及控制水平作出判断,并及时调整药物。

哮喘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家长、医生共同行动起来,互相配合,参与到哮喘规范化治疗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最后战胜哮喘,让哮喘患儿享有顺畅的呼吸、自由的生活。

李红叶
李红叶 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