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朱筱吟
朱筱吟 主治医师
诊所 外科

案例|骨穿静脉反流导致的小腿皮肤病变

145人已读

3月看的门诊,八旬老伯右侧小腿胫骨位置一块皮肤发黑变硬数年,近来愈发加重。

发黑的皮肤下方有个柔软的静脉团,看外观皮肤病变跟静脉病相关。

超声探查发现右侧深静脉功能正常,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系统也都没有看到异常的反流。静脉团是比较独立的,附近也没有异常穿静脉。

再反复细查,可以发现:胫骨骨皮质有个非常微小的不连续缺口,一条1.2毫米的静脉血管由此穿过,血液反流的时间长、速度也很快

由此诊断:骨穿静脉反流导致局部静脉高压、皮肤病变。

“罕见病例”并不罕见

骨穿静脉在全球的报道案例并不多,大约几十例。甚至连名字还没有统一:有叫“intrqosseous varicose veins”,也有叫“intrqosseous venous anomaly”的,但发生这个现象的医生描述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是差不多的:

  1. 静脉功能不全的相关的表现;
  2. 影像学可观察到:骨皮质不连续,有反流的静脉穿通骨皮质,并与皮下的静脉曲张连通。

上图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Elisa Rezaie等医生于2018年的报道

而在我们中心,近几年已经观察到不少例,说明其实在临床中案例并不少见。

2020年12月的一个案例

发生机制

由于相关的研究较少,骨穿静脉发生的机制尚未明确。有几个不同的假说:

  1. 先天解剖异常;
  2. 深静脉功能不全导致;
  3. 创伤导致。胫骨位置外伤后血肿形成过程中新生血管形成,新生血管没有瓣膜,后续发展成静脉反流、造成局部静脉高压的各种表现(静脉曲张、水肿、皮肤色素沉着和溃疡等)。

我更倾向于创伤机制,但相关的证据有待进一步完善。在临床上尽管我们统计了外伤史,但困难在于由于病史长,患者大部分回忆不起来,而想不起来不等于外伤不曾存在。

治疗

治疗方面,能纠正静脉反流的措施都能有效改善皮肤问题,包括保留静脉的CHIVA治疗或者破坏静脉的手术,硬化注射也是选择,但复发率没有统计。技术处理上,有医生尝试骨蜡或者用废弃静脉填塞骨皮质缺口,来预防再通。

对临床医生来说,需要警示的是:没有隐静脉病变的静脉曲张,尤其在胫前部位的,一定要仔细排查骨穿静脉的可能性,且做超声检查时一定是站立位,否则反流不易诱发。


朱筱吟
朱筱吟 主治医师
诊所 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