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夏红亮 三甲
夏红亮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泌尿外科

遗尿症(更新)

2011人已读

(一)概述

遗尿,又称尿床。遗尿不仅会影响儿童的夜间睡眠质量,也可导致儿童和家长的心理焦虑,对儿童自尊心产生负面影响。遗尿是指儿童睡眠期间发生的尿失禁,若合并有日间下尿路症状如日间尿失禁、尿频或异常憋尿等,则称为非单症状性遗尿,否则称为单症状性遗尿。单症状性遗尿和非单症状性遗尿的处理策略不同,非单症状性遗尿需要首先评估日间下尿路症状出现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干预,本文重点关注单症状性遗尿的评估和行为干预方面的处理。若无特别说明,下文所及遗尿均为单症状性遗尿。

根据国际儿童尿控协会(ICCS)的建议,遗尿诊断的要点为:(1)年龄≥5岁,(2)睡眠中不自主排尿,每月≥1次,并持续3个月以上,(3)没有明显的精神和神经异常。

(二)遗尿的评估

1. 遗尿的评估需要系统而详细的评估儿童的生活习惯、临床表现及既往病史。可参见下表自行评估。

评估表.png


2. 排尿日记是评估儿童储尿和排尿功能的重要工具,遗尿需要记录完整一周的液体摄入以及排尿或遗尿情况。

遗尿排尿日记.png


3. 临床上对遗尿的评估还包括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体格检查包括生长发育情况、外生殖器的检查、腰骶部检查、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耳鼻咽喉科扁桃体和腺样体的检查。辅助检查包括尿常规(晨尿)、泌尿系统超声、残余尿、腰骶部X线检查等。对于非单症状性遗尿或者难治性医疗,还需做尿动力检查以及腰骶部仰卧位和俯卧位磁共振检查。


(三)遗尿的行为习惯干预

行为习惯干预是遗尿的基础治疗,不管是否需要药物或者生物反馈等其他治疗,行为习惯干预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同时家长也应该给与小孩时间和信心,避免训斥,造成儿童更加严重的自卑心理,甚至社交障碍。在生活中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生活作息有规律,早睡早起,晚饭要早吃少吃,晚饭后尽可能间隔2~3个小时再睡觉;

2、注意水分的摄入,在上午摄入充足的水分,下午减少水分(尤其是茶和咖啡饮料)的摄入,睡前2小时禁止饮水及食用包括粥汤、牛奶、水果、果汁等含水分较多的食品;

3、清淡饮食,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避免过甜或过咸;

4、如合并功能性便秘应规律地排便,每天一次;餐后定时排便(利用胃肠扩张消化过程引起的结肠运动增加来排便);如厕时姿势和体位要放松,有良好的足底支撑并向前倾斜,弯曲大腿以便靠近腹部并增加腹部压力;饮食方面需要增加水分摄入量,并增加以水果和蔬菜为主的自由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5、睡前上厕所排空膀胱;

6、睡眠时注意防寒(不受凉),寒冷刺激会导致尿量增加和膀胱缩小,特别是在冬天,睡觉时可以多穿一层衣服,避免睡觉受凉。

夏红亮
夏红亮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