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夏红亮 三甲
夏红亮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泌尿外科

间歇性清洁导尿

4403人已读

随着我院脊柱裂多学科门诊的开设,越来越多的脊柱裂患儿得到了规范化的诊治。泌尿外科作为肾功能的守护者,在避免患儿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延长患者的预期寿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间歇性清洁导尿被看作处理神经源性膀胱的革命性措施,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全面的推广,特别是被国际尿控协会推荐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首选治疗方法。

一、什么是间歇性清洁导尿

间歇性清洁导尿是相对“无菌”和“留置”导尿而言的导尿方式。导尿,顾名思义,是将导尿管由尿道口插入膀胱,将膀胱内的尿液排出的操作方法。间歇性,强调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导尿,排空后即拔出导尿管,不将导尿管停留在体内的导尿方法。清洁,则意味着操作过程中并不是严格按照消毒灭菌的无菌化流程进行的,允许以清洁洗手、自行操作、重复使用等方式进行导尿。

二、为什么要间歇性清洁导尿

俗话说,活人还能被尿憋死,从某种意义上讲,真可以。对那些因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因导致神经源性排尿异常的患者,不对神经源性膀胱进行管理,则意味着将肾脏暴露于危险的环境中。另外,间歇性清洁导尿让患者重回社会正常活动,也是另一个意义上的新生。

三、哪些患者需要进行间歇性清洁导尿

传统意义上的适应证:(1)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导致膀胱排空障碍。(2)膀胱逼尿肌亢进导致膀胱逼尿肌压力过高。

目前适应证:(1)根据儿童神经源性膀胱治疗指南建议,出生后确诊为脊柱裂的患儿即可开始进行间歇性清洁导尿,直到第一次尿动力评估,再确定是否需要继续导尿。(2)无论是否有神经源性膀胱,出生后确诊为脊柱裂的患儿家属都应该学习间歇性清洁导尿技术。(3)根据尿动力的评估,明确膀胱障碍的类型,确定高危膀胱,会对上尿路造成损害的患者。(4)行膀胱扩大术或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后的患者。

四、间歇性清洁导尿的方法

(一)准备好以下物品,放在方便取用的地方

1、导尿管。

2、润滑剂,有些导尿管包装自带润滑剂,则无需准备。

3、湿纸巾,或消毒棉片。

4、收集尿液的容器,如将尿液直接导入马桶,则无需准备。

5、女性可准备一面镜子。

(二)间歇性清洁导尿操作

1、导尿姿势:如果患儿由家属导尿,患儿可取屈膝屈髋外展仰卧位;如果患儿自己导尿,男性可选择站立位或坐位,女性可选择坐位或蹲位。

2、首先要清洁洗手,选择肥皂或消毒洗手液,擦干。

3、局部清洁:

男性:将包皮轻轻向后拉,露出尿道口(对于包皮口狭窄不能上翻的患儿建议行包皮环切术以方便导尿,更重要的是包皮环切术可以降低尿路感染的机会),用湿巾或消毒棉片擦拭阴茎头和尿道口。

女性:通过镜子找到尿道口位置,用湿巾或消毒棉片擦拭尿道口及会阴。

4、导尿:

男性:在导尿管顶端4~5厘米处涂上润滑胶,或含利多卡因等药物成分的润滑止痛胶。一手将阴茎向上抬起一个角度,以利于导尿管进入,另一手拿着导尿管,将之由尿道口慢慢插入,见到尿液流出再进1~2厘米。男性此时可将阴茎放下。

女性:在导尿管顶端2~3厘米处涂上润滑胶,或含利多卡因等药物成分的润滑止痛胶。一手分开阴唇,另手拿着导尿管,将之由尿道口慢慢插入,见到尿液流出再进1~2厘米。

5、当尿线滴沥后,将导尿管缓缓拔出。拔出时若见到再次有尿液流出,需停止拔出尿管,将导尿管固定在该位置,确保残余尿液完全排空。

6、如果是一次性导尿管,则将导尿管及其包装丢弃。如果是可重复使用导尿管,将导尿管充分清洗,然后装入带有消毒液的护套中保管。

7、再次清洁洗手。

五、间歇性清洁导尿的注意事项

1、清洁导尿虽然不是无菌导尿,但是还是需要注意尽可能干净。

2、建议使用水溶性润滑剂,也可以用含有利多卡因的润滑胶,尽量避免油脂类润滑剂。

3、导尿管的粗细材质软硬度要合适。

4、插管困难时,要放松,充分润滑后再尝试,若失败,可寻求医生或护士帮忙,避免粗暴重复试插,以免造成尿道损伤。

5、出现血尿时,如果偶尔少量出血,无需特殊处理;一旦出现持续性出血,或出血增多,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6、尿液有臭味或混浊等异常性状,需到医院化验尿常规确定有无尿路感染。

总结

虽然间歇性清洁导尿是神经源性膀胱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是间歇性清洁导尿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并不是万能的。更多时候间歇性清洁导尿是作为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如输尿管再植术、膀胱扩大术、可控性尿流改道术等综合治疗中一个重要甚至是关键的环节出现的。保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上尿路功能,避免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泌尿外科的综合评估和处理。


夏红亮
夏红亮 副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