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黄振强 三甲
黄振强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小儿外科

凶险夺命的腹痛——“腹内疝”

693人已读

病例1: 2岁多的小孩突发肚子痛、恶心、呕吐,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只是普通的肠胃炎,小孩的父母也是这么认为的,却没想到,最终造成孩子长达150厘米的小肠坏死,还出现了休克症状,随时有生命危险。经过我院小儿外科紧急手术,切除坏死肠管,最终解除危险。

腹内疝,索带卡压引起大段肠坏死


病例2: 4岁多的小孩突发腹痛、恶心、呕吐,治疗半天无好转,小孩腹痛加重,呕吐不明显,急诊入院,仍反复腹痛,急诊手术,发现黏连性肠梗阻,肠子疝入所带,形成腹内疝,肠子极度扩张水肿,部分发紫,肠坏死先兆,还好我院小儿外科紧急手术解除梗阻,保住肠管。

索带压迫,肠管卡压,万幸手术及时,肠管没坏死


病例3: 11岁大女孩,腹痛2天住院,家长认为小孩下课吃了兰州拉面之后出现腹痛,不剧烈,怀疑小孩吃错东西,来我院就诊,门诊保守治疗不缓解,收住我院小儿外科,办理住院的时候犹豫是否应该住院,住院之后不愿配合治疗,检查和治疗都解释很久,住了两天就想出院,还好被医生劝解,小孩腹痛无缓解,最好继续住院,完善检查,最后检查造影发现小肠梗阻,行腹腔镜探查发现腹内疝,腹腔所带压迫,切除索带后很快好转。

以上三例是近期在我院小儿外科手术的患儿,病因均为同一疾病:腹内疝。腹内疝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通过腹膜或肠系膜正常或异常的孔道、裂隙离开原有位置而进入腹腔内的某一解剖间隙 。其发病率低(约0.2%~0.9%),为小肠梗阻一少见病因(约5.8%)。

腹内疝又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①、先天性:是指因胚胎发育过程中肠管旋转或腹膜附着异常等先天性因素所致腹膜隐窝大而深,腹膜、网膜或肠系膜存在缺损,或Winslow孔过大,肠管可经此疝入。(包括十二指肠旁疝、Winslow孔疝、部分乙状结肠周围疝、部分盲肠周围疝、部分经肠系膜疝等 。)②、后天性:是指后天因素如手术、外伤、炎症等所致腹膜或肠系膜的异常孔隙,肠管可经此疝入。(包括部分经肠系膜疝、吻合口后疝、部分乙状结肠周围疝和部分盲肠周围疝等。)。

腹内疝分类

腹内疝图示


腹内疝大多时候仅表现为腹痛、呕吐,很多时候与其它的急腹症无异常,故而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且多与性别和年龄无关,造成诊断困难。

然而腹内疝可造成胃肠道梗阻,发生绞窄性肠梗阻,并发肠绞窄或缺血,致死率高(>75%),因此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至关重要,但如就诊不及时,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可造成严重后果,发生肠坏死甚至危及生命。这个病发病急骤、病程进展快、病情险恶,早期临床表现又不典型,如果延误治疗,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黄振强副主任医师提醒各位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腹痛、恶心、呕吐的情况,要立即去医院就诊。一旦发现患有肠梗阻,经过保守治疗,腹痛、呕吐无好转畸形,需警惕腹内疝,进一步排除急性胃肠炎、泌尿系胆系结石、急性胰腺炎、腹主动脉瘤等容易混淆的疾病后,应进行早期剖腹探查,争取在肠管坏死前手术复位,争分夺秒保留肠管,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对于有腹部手术史,如阑尾炎、消化道畸形等手术史的患者,腹腔脏器有黏连的可能性,遇到突发肠梗阻,剧烈腹痛,更应考虑腹内疝。

佛山妇幼小儿外科团队

我院小儿外科,是佛山市重点专科,国内最早开展微创治疗各种儿童畸形、肿瘤疾病团队之一,是佛山市小儿外科危重疑难疾病救治最高水平的团队,技术上精益求精,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一直是团队的追求目标。近十余年来,我院小儿外科开展了一系列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的诊治技术,如腹腔镜小儿肝脏外科技术、腹腔镜胃肠外科技术、腹腔镜肿瘤根治技术、胸腔镜小儿肺脏外科技术、胸腔镜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诊治技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学科的声誉,造福一方病患。

专家介绍:黄振强——副主任医师,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临床医学系,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小儿外科方向,师从国内知名小儿外科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周李教授。从事小儿外科工作十余年,擅长小儿外科腹腔镜微创技术,如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经脐单孔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腹腔镜脐疝修补术,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术,腹腔镜巨结肠根治术,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等,对小儿外科常见和疑难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小儿胃肠肛门疾病,如短肠综合征,小儿排便异常等疾病。曾分别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儿童医院进修半年,研习小儿外科疑难疾病诊疗和复杂手术操作。已结题市级课题及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多次在全国小儿外科学术年会上发言。目前任佛山市医学会妇幼保健分会常委兼秘书,佛山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科分会委员。

黄振强
黄振强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小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