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讲,乳腺癌骨转移的概述
大家好,我是大连市中心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的禹铭杨医生。
今天我在这里为大家讲解关于乳腺癌骨转移的相关问题。在我们大连市中心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主要的工作是治疗三大类肿瘤疾病,原发的软组织肿瘤、原发骨组织肿瘤,第三种就是骨转移癌,所以,经常会在出门诊的时候遇到乳腺癌骨转移的病人。很多患者误认为癌症骨转移不能治疗,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乳腺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即便发生了骨转移,也不是说就宣布患者没有治疗的希望。我想用几节课的时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您了解乳腺癌为什么会骨转移,以及它应该怎么诊断和治疗。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研究,在女性发病首位的癌症就是乳腺癌,我国每年发病约为30万人。但是,患者基数远远大于这个数,主要的原因是体检筛查做的比较好,容易早发现,那么也就会早治疗,另外就是手术技术的提升,加之化疗,靶向药物的应用,也大大的提高了治愈率和生存率,所以这个人群的基数还是很大的。
大家知道什么是癌症么?在人体当中,肿瘤分成良性和恶性,而恶性肿瘤又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发生在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我们称之为癌。什么是上皮组织呢?简单理解,就是一些官腔的表面或者构成一些腺体成分,比如支气管、膀胱、胆管等官腔的表面,甲状腺、乳腺、前列腺等腺体,这种细胞的恶性肿瘤就是癌,我们在命名的时候,把发生部位前置,加上癌,就是这个病的名字,比如: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而发生在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我们称为肉瘤,间叶组织包括:骨骼、脂肪、肌肉、血管等组织,良性的叫瘤,比如脂肪瘤、血管瘤等,而恶性的叫肉瘤,比如脂肪肉瘤、血管肉瘤、骨肉瘤等。
他们都什么区别呢,区别之一就是癌容易转移,肉瘤容易复发。
乳腺癌,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乳腺的恶性肿瘤,乳腺癌骨转移就是说发生在乳腺的癌症细胞,随着血液循环、淋巴循环跑到了骨头上,并且在骨头上落地生根,变成了乳腺癌骨转移病灶。那么,在乳腺癌的病患群当中呢,骨转移发生率,在晚期乳腺癌患者当中发生率65-75%。是所有癌症当中,乳腺癌是骨转移发生率最高的疾病。可能有人好奇进行换算出有多少骨转移病人,但这种换算缺少循证医学的证实,我个人不推荐。
从一个骨科医生角度如何看待骨转移呢?,绝大多数的骨科医生都是否定“乳腺癌骨转移宿命论”—乳腺癌晚期就是骨转移,骨转移就等于是乳腺癌晚期。难道乳腺癌骨转移就治不了么?或者说乳腺癌骨转移,就没有治疗的价值么?其实在临床工作中,还是有很多根治的病人,对于病人来讲,应该争取根治,至少保证带瘤生存。
首先告诉大家,骨转移本身一般不直接对生命构成威胁。乳腺癌细胞转移到骨头后,引发的疼痛或病理性骨折,导致的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患者其他治疗的被迫中止。比如:一个正在进行化疗的患者。由于病理性骨折,导致他被迫的卧床。所以呢,这个化疗就被迫终止。从而间接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命。所以说,乳腺癌骨转移。这种病早发现早治疗。是非常有意义的。也即是说乳腺癌患者,对于骨转移应该保持一种“良性恐惧”。就是既要重视它,又不要被他吓倒,我们见过太多的骨转移病人根治,或者到“人瘤共生,带瘤生存”的患者,最重要的是要面对,不要讳疾忌医,要相信医学。
其次,对于这类病人,“适当的”骨科治疗非常重要,可以减轻疼痛,保持活动能力,生活自理,改善整体生活质量。甚至一些“寡转移”的病人,完全有彻底治愈的可能性。那么我们说什么叫寡转移的?就算人体206块骨头,少数的病人只有一个转移就到我们称之为叫乳腺癌单发转移,又叫寡转移。就是寡人的寡。一个以上的我们就叫多发。所以有的病人,那他只有一个转移病灶的时候,完全有根治的可能性。
另外呢,对于一些晚期多发骨转移的病人,状态很差的病人,应该对乳腺癌骨转移引发的: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及高钙血症进行治疗。骨相关事件(骨痛加剧或出现新的骨痛、病理性骨折、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压迫、骨放疗后症状(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所行的放疗)。呃,打一个比方,有一句话说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其实呢这句话呢。和乳腺癌骨转移的有相似的地方。也就是说,骨转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
乳腺癌这种病的治疗是多学科的综合治疗,包括乳腺外科、化疗科、放疗科、骨科等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所以,绝对不能把乳腺癌骨转移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割裂出来看,他其实是乳腺癌治疗的一部分。必须强调,任何对于骨转移的治疗,都是建立在乳腺癌原发病灶及其他转移病灶和并发症的基础上的。原发病灶的手术治疗,全身的化疗、靶向药物治疗、激素治疗等等,是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的基础,是在此基础之上,针对骨转移进行的亚专科治疗。其中,骨科医生主要是针对乳腺癌骨转移后,来制定相关的诊疗方案。所以,一个乳腺癌病人,一定要认识一个骨科医生,因为他可以帮助你早期发现是不是出现了骨转移,并且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在这一讲当中,简单的为大家描述了一下乳腺癌骨转移的概况,那么后面我会把相关的问题逐一展开
本文是禹铭杨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