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减与便秘
便秘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失调病症。由于饮食结构,生活条件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便秘人群逐年增加。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为长时间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或无便意感,同时需排除器质性病变及肠易激综合征(IBS)。长期便秘可导致肛裂、痔疮、直肠脱垂等肛肠疾病的发病率增高,严重便秘患者常伴失眠、焦虑、抑郁、易怒,影响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据调查,我国成年人便秘的患病率为3%~17%,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逐年递增。
便秘分为三种类型,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及混合型便秘。慢传输型便秘的特点是粪质坚硬,直肠指检时无粪块或有坚硬粪块,粪便中水分减少,在肠道中长期瘀滞而质干难排。出口梗阻型便秘又称为功能性排便障碍(直肠排空障碍),其特点是有排便不尽感或下坠感,直肠指检时有大量泥样粪便,用力排便可出现矛盾性收缩,粪便在肠道中贮存时间与正常人无异,女性患者较为常见。混合型便秘为前两者共同表现。
那么便秘和甲减有什么联系呢?
甲减是是较为常见的代谢性、分泌性病症,该病病程漫长、不易发现、治愈困难,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各种代谢。因甲减使各系统对氧、葡萄糖等的代谢均降低,而出现神经反射迟钝,肌肉松弛无力等改变,但大部分胃肠道推进运动以蠕动为基础,包括肠肌层的协调收缩和松弛,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梯度推动肠腔内容物通过肠道排便,甲减可损伤肠道的运动功能,导致便秘,严重时可出现巨结肠或麻痹性肠梗阻。
现代医学主要是应用甲状腺制剂长期替代治疗甲减,临床以优甲乐最为常用。优甲乐属于一种合成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其在进入人体后能够同甲状腺分泌的T3受体进行结合,以此来起到调节人体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系统的功效。
便秘的健康教育,是便秘治疗的基石,让患者了解便秘不影响生命,只影响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对便秘的担心程度。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认识到增加膳食纤维和饮水量的重要性,另外,确保排便的隐私和舒适、建立排便习惯也很重要。
本文是孙景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