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伟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外科
颅骨纤维结构不良症
889人已读
颅骨纤维结构不良症(fibrous dysphasia)亦称颅骨纤维结构异常增生症,病因不明,多数认为是一种生理学上的障碍,没有遗传的证据。发病机制是成骨细胞的分化缺陷,使颅骨发育障碍,纤维组织替代骨质,导致颅骨变形、增厚,并非肿瘤样增生。
病灶好发于颅底、額骨、蝶骨,表现为头部骨质畸形、突眼、视力下降、头痛及其他颅神经麻痹。
X线表现:局部骨质增厚、密度增高、不规则骨化、骨膨胀、囊性骨质破坏、骨结构模糊以及骨小梁消失呈“磨砂玻璃样”改变。
CT:骨质局部增厚、骨密度高低混杂或增高、骨皮质消失、骨板障增厚;增强后可见病灶明显强化、密度不均。
MRI:病灶信号混杂不均,多样性。
处理:一般情况下认为是自限性疾病,25岁以后病灶继续发展的可能性非常罕见。没有明显的颅神经功能障碍,不建议手术治疗。病变对化疗、放疗不敏感。颅盖病灶可以通过刮除术和颅骨成形术治疗。有明显的眼球突出、视力下降,可行眶顶、视神经管充分减压,根据术前情况,选择手术必须慎重。

本文是徐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