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5.眼眶内“椭圆形的肿瘤”一定是良性的么?& 罕见的软骨肉瘤!完整摘除至关重要
在既往演示的眼眶内圆形或者椭圆性的肿瘤当中,绝大部分是海绵状血管瘤、神经鞘瘤,囊肿,偶有孤立性纤维瘤。但是一些罕见的肿瘤依旧不时可以遇到。

右眼逐渐突出是就诊原因
由于发病率低,临床上遇到的机会甚少,它们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特征需要不断总结。

有点像海绵状血管瘤

箭头处为视神经,肿瘤在上方,有接触

T2加权图像表现

T1加权图像表现

很多病理类型肿瘤影像学特征接近,临床医生自己要有独立判断
因此医疗的咨询包括面诊时的沟通,患者发现医生的讲话总是“滴水不漏”,因为见的多了,讲话就不会武断。
事实上,在本例患者中,医生已经注意到他与多数血管瘤不同的影像学特点,在手术当中,
1、选择合理的切口入路,确保肿瘤完整取出;
2、也没有在术中采取血管瘤常用的“放血”方法缩小瘤体,从而避免了人为扩散。

完整摘除的肿瘤

标本切面和血管瘤完全不同

另外患者的血管瘤标本,外观似乎也差不多
完整性的摘除,永远是肿瘤手术的第一要素!
片面的追求切口小一点;
隐蔽一点;
微创一点;
错过第一次手术完整取出的机会,后果有时会很严重。
患者17岁,学业压力一定很重,手术后一旦发生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对生活的干扰势必很大,极端情况下失明也是谈话需要涉及的。

术后两个月恢复良好,自外侧切口入路,视力未受影响

初步诊断提示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可以想象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顾虑是不可能的。最终没有拖延,在疫情前完成手术事后证明是最正确的选择。
病理会诊的结果是间叶性软骨肉瘤,
肉瘤为恶性病变,起自非上皮组织来源,比如肌肉、骨、结缔组织;
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称为癌;

最终定论,眼眶内罕见的恶性肿瘤
与相关放疗科室医生沟通,明确本病理类型对化疗并不敏感,可以补充放疗或者密切观察。
考虑到是完整摘除,综合各方意见,建议密切观察。
作为患者来讲,在术后的几年内需要高度重视病情的随访,严格按照要求及时复查,尽管疫情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多数情况下,眼眶肿瘤不宜拖延,即使良性可能性居多,尽早明确性质对于预后非常重要。因为有的时候良恶性病变影像学特点会非常接近;

矢状位图像:箭头为被肿瘤压弯的视神经,如果术前谈话夸口说视力肯定没问题也有点盲目自信,风险一定有
其次,肿瘤越大,离视神经接近,手术的风险只会与日俱增,久拖并不解决问题,只是暂时搁置而已。
本文是袁一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