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钙和主动脉瓣狭窄
最近美国著名的克利夫兰心脏病中心公布了一项回顾性的大样本队列研究,认为钙质补充剂不论是不是包含了维生素D都可能对年龄超过60岁,主动脉瓣存在轻度或者重度狭窄的人群造成长期生存率的下降和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概率上升。这个结果引起到了骆医生的注意,那么对于大于60岁的人我们到底应该补钙么,应该如何补钙?
补钙人群在扩大
尽管一直以来都有补钙的另一面的讨论,例如补钙可能造成结石类疾病的增长,或者补钙可能引起心血管问题的增加等等。但是在美国,补钙的人群,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面临着钙质的丢失和骨质疏松的危险,都在积极服用钙剂。因为主动脉瓣狭窄同样在美国老年人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主动脉瓣狭窄尤以瓣膜的增厚和钙化为主要病理表现,因此关于补钙会增加主动脉瓣狭窄发病率的猜想就显得合乎逻辑,尽管目前来讲临床资料或者实验室人体或者动物方面这样的研究模型数据还少之又少。
克利夫兰的研究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美国克利夫兰的医生从他们医院心超中心的数据库调取了2657名60岁以上伴有轻度或者轻中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的资料,将他们分为三组:补充含钙或者维生素D的钙剂组;单纯补充维生素D组;不补钙组。这一组人群中男性的比例略高一些(58%),平均年龄为74岁,跟踪随访的平均时间为69个月。结果发现,和不补钙的病人相比,补充钙剂不论是不是含有维生素D的人发生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概率会增加,这类病人会更多地服用他汀类药物,华法林等药物,也更容易接受血透和冠脉手术。
核心发现
- 一项多因素的分析发现,补充含有或不含邮维生素D的钙剂的患者死亡率更高,心血管原因引起的死亡率更高,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的比例更高。
- 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在上述病人中,患者心血管原因死亡率的升高不完全是因为患者接受了主动脉瓣置换术,也就是说即使没有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补充钙剂的患者因心血管问题死亡的概率也会更高。
- 只服用钙剂而不补充维生素D的患者不会增加死亡率,但是可能增加三倍的主动脉瓣置换概率。
- 研究中三分之一的病人主动脉瓣狭窄程度在随访的5年中加重到重度。
骆医生的解读:
服用钙剂会加重患者的主动脉瓣狭窄程度,甚至有高达1/3的患者可能在5年内发展成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而需要进行手术这样的结果实在有点超出了骆医生的想象。要解释这样的原因,这可能和我们老年人本身代谢的变化和补充钙剂的量两个方面来考虑问题。到底老年人要不要常规补钙,如果补钙,是应该缺多少补多少,还是应该一律每天2片?又或者如果补钙,要不要跟踪补钙的效果,做到每一个病人的个体化补钙?常规补钙,而主动脉瓣已经存在狭窄的患者是不是应该定期检查心超来判断补钙的效果是不是都补到了瓣膜上?这一个又一个担忧在骆医生的脑袋里浮现出来。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已经置换了生物瓣的老年人,补钙会不会加速生物瓣膜的钙化和衰败从而增加患者再次手术的风险?这些问题都成为了合理的推论,细思极恐啊!因此,在读到这样的论文后,骆医生认为第一时间需要和我的读者来分享。骆医生的观点是,我们一方面不能因噎废食,对于确实存在严重骨质疏松,钙质流失的人群,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病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钙;但另外一方面,我们应该对补钙引起十分的重视,要定期检查补钙的效果,而不能一吃了之。对于那些已经置换了生物瓣膜的骆医生的病人,骆医生再次郑重提醒您,补钙需要非常慎重,且应该避免长时间大剂量地服用钙剂。
本文是骆文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