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骆文宗 三甲
骆文宗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静默的心肌梗死

490人已读

心肌梗死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虽然我们已经发明了各种手段和仪器来检查和治疗心脏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但这些似乎还远远不够。因为很多人的冠心病症状是不典型的,甚至就像平时的头痛脑热,感冒,疏于防范的我们可能就与最后的治疗机会擦肩而过。而这种不易被察觉的情况,我们称为静默的心肌梗死。从众多的心肌梗死病例中,静默的心肌梗死发生率不低,美国心脏和脑卒中协会的统计数据认为,静默性心肌梗死在所有心肌梗死中的比例可能高达45%!

静默心肌梗死的危险

对冠心病来说,一击毙命式的心脏休克并不十分常见。通常冠心病人从冠脉发生狭窄到最后完全梗死需要走过一段漫长的岁月。人体自身的修复和适应能力,让我们的心脏在真正的心梗到来之前已经有所准备。当心梗发生时,心脏功能急剧减退,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全身各个重要脏器的供血和代谢发生问题。但这场风暴最后要夺去生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于是在这段黄金时间里积极开通阻塞血管,对心脏的支持,和对全身情况的治疗成为了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而在静默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因为自身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往往就忽视而未及时就诊,白白浪费了最后的机会。通常来说,静默性的心肌梗死在糖尿病和女性病人的发生率可能略高一些,但应该强调,它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特别是年轻人。

如何治疗静默性的心肌梗死

临床上,静默性心肌梗死来到医院寻求治疗已经是心肌梗死后一段时间了。这样的患者有的是通过常规的年度体检发现的,有的则是因为心肌梗死后的心脏结构改变例如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等导致的心力衰竭情况不断加重而不得不到医院治疗的。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就像发生了巨大灾难的灾区,随时可能发生二次打击。梗死后的心脏还可能发生室壁瘤,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等等。因此,这样的病人急需到医院寻求灾区的清理和稳定,以求得将来重建的机会。最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了外科手术,切除已经坏死的心肌组织,重建瓣膜结构,修补室间隔缺损,心脏搭桥,以及机械或者药物等对心脏的支持和监护治疗。

怎么提高静默性心肌梗死的发现率

首先要重视那些不典型的症状。这里骆医生在我的公众号里已经写过两篇相关的科普,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通过链接阅读:《如何识别突发心脏病的前兆》,《5大直接原因导致心肌梗死》。一般来说,我们最常见的不适症状包括了持续性的乏力,食欲减退,胸口闷,睡眠差等等。如果症状持续无法改善,那就应该及时就医。

外科治疗静默性心肌梗死的风险

诚然,心肌梗死后的外科治疗是充满了风险的。因为经历了心肌梗死的患者全身情况都处在一个透支状态,其中的核心器官心脏更是处于一种非常微妙的情况下。外科手术除了要讲究手术的时机,手术的策略,也需要包括心脏麻醉,心肌保护,术后监护等全方位的配合,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每一个医生和护士都可能挽救一个人的英雄,这是需要一整个团队合作的精细工程。临床工作中,很多病人认为心肌梗死时自己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于是就轻视自己的病情,反而对外科手术的创伤和风险嗤之以鼻,认为这完全没有必要。临床实践告诉我们,虽然有一定的手术致死率和致残率,但外科手术不但能延长静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时间,更重要的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是静默性心肌梗死患者重新站起来,过好下半生的希望。

作者简介:

作者骆文宗医生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于2018年至2020年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附属心脏病中心进行临床治疗的培训,参与门诊,会诊,值班,病例讨论等所有临床治疗决策,自己主刀以及参与了近1000台各种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对于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重建(Aortic Valve Sparing),升主动脉瘤以及主动脉窦部瘤(Remodeling/Yacoub以及Reimplantation/Tiron David),自体主肺动脉置换术(ROSS Procedure)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等方面有着独立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骆文宗
骆文宗 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