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熊杰 三甲
熊杰 主任医师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眼科

白内障术后需要配镜吗?

523人已读
  • 白内障手术是用透明的人工晶体替换混浊的晶体(白内障)的过程

白内障是各种原因导致的晶状体混浊。

白内障散瞳后照片

晶状体 在人眼内起到凸透镜聚光的作用,它是有一定屈光度的。

白内障患者视物晕暗

白内障手术 摘除了混浊的晶状体,用一片相应度数的人工晶体取代,这是一次可以改变眼球屈光的机会。比如患者术前近视300度,经电脑测算植入一定度数的人工晶体后,术后近视消失了!既完成了提高视力的需求,又完成了摘镜的愿望,一举两得。

折叠摄和人工晶体推注器植入人工晶体

人工晶体位于囊袋内

  • 既然人工晶体可以补偿术眼的屈光度,是不是白内障术后就不需要戴镜呢?

回答:不是!

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残酷的。

单眼来说,晶状体是一个变焦透镜,我们平时看东西远近都能看清,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越来越差,只能满足看远,成了定焦透镜,这就是生理性老花,看近时需要用一个老花镜(凸透镜)来补偿。对于白内障患者,术中植入了单焦晶体,也就相当于是完全定焦透镜,虽然可以让术后的屈光状态变为正视,看远不需戴镜,但是看近必需要佩戴老花镜。

单焦点人工晶体

当然,平时很少近用眼(读书,写字,电脑,手机等)的人可以不配镜。实际情况是如果患者没有特殊需求,医生通常会把术后的屈光状态设为近视50-100度,这样患者具有一个良好的中距离视力(满足室内日常生活所需),看远和看近稍差,但都能接受,如果需要清晰的视力比如开车,看书等,可以分别配镜矫正。

以上只是单眼的情况,如果考虑双眼平衡,问题就更复杂一些。一般成人对于双眼屈光度的差异耐受值是在250度以内,超过这个范围就会头晕,复视。所以在调整术眼的术后预计屈光度时,要考虑另一眼的屈光度。比如患者双眼600度近视,只有一眼手术,术眼术后屈光度要调整到近视350度左右,这样才能左右眼平衡,术后仍然需配戴近视眼镜,而当他近用眼时需要再配一副老花眼镜。

  • 有没有一副眼镜既能看远又能看近呢?

回答:有!

多焦眼镜在一副镜片内有多个焦点,可以分不同区域满足看远看中看近的需求,只是稍微改变一下用眼习惯即可。

双焦镜片

渐进多焦镜片

  • 人工晶体能不能做成多焦,白内障术后不用戴镜就能看远看近?

回答:能!

目前已经有多种多焦人工晶体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相对于比较成熟的单焦晶体来说,多焦晶体价格昂贵,需要定制,术后的视觉质量稍差,而且对于术者和手术设备有较高要求,还未达到普及的程度。

多焦人工晶体

  • 综上所述,目前白内障术后仍然是需要配镜的,一般在术后6-8周左右验光配镜。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高质量的人工晶体研发,终将满足白内障患者术后不需戴镜的美好愿望。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作者与图片对应厂商无任何利益关系,如有侵权第一时间告知。

熊杰
熊杰 主任医师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