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吴炳山 三甲
吴炳山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非典型脑膜瘤是怎么回事

805人已读

非典型脑膜瘤

非典型脑膜瘤是指更具侵袭性的脑膜瘤,属于WHO II 级肿瘤(包括两种组织学类型:透明细胞脑膜瘤和脊索样脑膜瘤)。“非典型”一词表示病理等级更高。非典型脑膜瘤占所有脑膜瘤20-30%。

应该注意的是,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并不能可靠地区分I级(良性)和II级(非典型)脑膜瘤。通常,非典型脑膜瘤生长更快,具有更多异质/侵袭性成像外观,并且有早期复发的趋势。

一、 病理

非典型(WHO II 级)脑膜瘤的组织学特征为:

每10个高倍视野4到19个有丝分裂

以下5种组织学特征中的3种或更多:

a) 坏死

b) 片状生长

c) 小细胞变化

d) 增加的细胞性

e) 突出的核仁

直接侵入脑实质

在阅读较早的文献时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WHO 2007年分类之后,脑实质浸润才定为 II 级肿瘤。因此,II 级肿瘤的发生率增加到约30%。

二、 影像学特征

一般来说,很难从影像学上比较确定地将良性脑膜瘤(WHO I级)和非典型脑膜瘤(WHO II级)及间变性脑膜瘤(WHO III级)区分开来。最可靠的特征是存在较低的表观弥散系数(反映较高的细胞性higher cellularity))。

重要的是,相邻脑实质血管源性水肿的存在并不是非典型或间变性的区别性特征。

脑实质浸润,尽管根据定义至少表示为II级肿瘤,但通过MRI也难以预测。

三、 治疗和预后

首选治疗是手术切除。无论是否完全切除,均应辅助以放射治疗(外照射或近距离放射治疗)(见 Simpson 等级 )。放射已被证明可以改善局部控制并延长总体存活率。

尚没有发现有效的化疗药物。

五年复发率 (41%)明显高于I级(良性)脑膜瘤(12%)。

吴炳山
吴炳山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